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美联储的秘密》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同意。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总统固然可以掌握理事与主席、副主席的提名,但一经参院通过,任期长达十四年,最多可能历任五任总统。

  至于独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最为人称道,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 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尤受汇市瞩目。日圆因贸易顺差而大涨时,日本央行如果要成功干预汇市,最好获得美联储的协助和配合。

  联邦储备局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1993年10月起,美国经济景气快速攀升,有引发通膨之虞,多亏当时也是现任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Green Spain)在不顾民意及政治压力下,连续七次调高重贴现率,使美国经济软着陆成功,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联储(zt)
  作者: 张文 发表日期: 2007-07-31 22:20
  (注:本文章节选自《货币战争》)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多数中国政府的官员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支吾其词。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对股东情况严守秘密。

  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Patman)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尤斯塔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Organization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纽约城市国家银行(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即花旗银行前身,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股;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FirstNationalBank)拥有15000股;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NationalBankofCommerceofNewYorkCity)拥有21000股;罗斯切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noverBank)拥有10200股;大通银行(ChaseNationalBank)拥有6000股;汉华银行(ChemicalBank)拥有6000股;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MorganGuarantyTrust)9%,汉诺威制造(ManufacturersHanover)7%,汉华银行(ChemicalBank)8%。

  美联储纽约银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联储的账户上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发行纸张”。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讥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既不是“联邦”,又没有“储备”,也不是银行。

1978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GovernmentAffairs)发布了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拥有470个董事位置,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6个董事位置属于银行家们。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了96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1914年9月3日,纽约时报在美联储出售股份的时候,公布了主要银行的股份构成:纽约城市国家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股;约翰.洛克菲勒1750股;纽约国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乔治.贝克拥有10000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玛丽.哈里曼5650股;保罗.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谢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大通银行,乔治.贝克拥有13408股。汉诺威银行,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这些华尔街的银行家都与伦敦城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

  联邦咨询委员会是保罗.沃伯格精心设计的一个秘密的遥控装置来操控美联储董事会。在美联储90多年的运作中,联邦咨询委员会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保罗当年的构想,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机构和它的运作,也没有大量文献可供研究。

  1913年格拉斯议员在众院大力推销联邦咨询委员会的概念,他说:“这里面不可能有什么邪恶的东西。每年(联储董事会)与银行家的咨询委员会谈四次,每个成员代表自己所在的联储地区。我们还能比这种安排更加保护公众的利益吗?”格拉斯议员自己就是银行家,他没有解释或提供任何证据来表明银行家在美国的历史上何曾保护过公众的利益。

  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家联储地区银行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在华盛顿与美联储董事会的成员会谈四次,银行家们向美联储的董事们提出各种货币政策的“建议”,每名银行家都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在理论上简直无懈可击,但在银行业激烈残酷的现实中却全然是另一套“潜规则”。难以设想一个辛辛纳提的小银行家和保罗.沃伯格、摩根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坐在一个会议桌前,向这些巨头提出“货币政策的建议”?这两个巨头中的任何一个随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支票划上两笔就足以使这个小银行家倾家荡产。事实上,12个联储地区中的每一个中小银行的生存都完全取决于华尔街的五大银行巨头的恩赐,五巨头有意地把和欧洲银行的大笔交易化整为零交给自己的在各地的“卫星银行”去办理,“卫星银行”为得到这些高回报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耳,而五巨头也拥有这些小银行的股份。当这些“代表各自地区利益”的小银行们和五巨头坐在一处探讨美国货币政策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知道探讨的结果了。

  尽管联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对美联储的董事决策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华尔街五巨头每年四次不辞劳苦地跑到华盛顿不会是仅仅和联储的几位董事喝喝咖啡。要知道,像摩根这样身兼 63个公司的董事职务的超级大忙人,如果他们的“建议”得不到任何考虑,而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那实在是奇怪之极了。

  债务美元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非金融专业的读者,可能需要反复阅读以下的内容,才能完全理解美联储和银行机构的“造钱过程”。这是西方金融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而只有发债权,然后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才能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发行货币,所以美元的源头在国债上。

  第一步,国会批准国债发行规模,财政部将国债设计成不同种类的债券,其中一年期以内的叫做T-Bills(Treasury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叫T-Bonds。这些债券以不同的频率在不同的时间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拍卖。财政部最后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这时美联储的账目上将这些国债记录在“证券资产”(SecuritiesAsset)项下。

  因为国债由美国政府以未来税收作为抵押,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资产”。当美联储获得了这一“资产”之后,就可以用它产生一项负债(Liability),这就是美联储印制的“美联储支票”。这是“无中生有”的关键步骤。美联储开出的这第一张支票背后,没有任何金钱来支撑这张“空头支票”。

  这是一个设计精致和充满伪装的步骤,它的存在使政府拍卖债券时更加易于控制“供求”,美联储得到借钱给政府的“利息”,政府方便地得到货币,但又不显露大量印钞票的痕迹。明明是空手套白狼的美联储,在会计账目上竟然是完全平衡的,国债的“资产”与货币的“负债”正好相等。整个银行系统被巧妙地包裹在这一层外壳之下。

正是这一简单而至关重要的一步,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正。人民的未来税收被政府抵押给私有中央银行来“借出”美元,由于是向私人银行“借钱”,政府就欠下了巨额利息。其不公体现在:
  一,人民未来的税收不应被抵押,因为钱还没有被挣出来,抵押未来必然导致货币购买力贬值,从而伤害了人民的储蓄。

  二,人民的未来税收更不应该抵押给私有中央银行,银行家们在几乎完全不出钱的情况下,就突然拥有了人民未来税收的承诺,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三,政府凭白无故地欠下巨额利息,这些利息支出最终又成为人民的负担。人民不仅莫名其妙地被抵押了自己的未来,而且现在就要立刻交税来偿还政府欠私有中央银行的利息。美元的发行量越大,人民的利息负担就越重,而且世世代代永远无法还清!

  第二步,当联邦政府收到并背书美联储开出的“美联储支票”后,这张神奇的支票又被存回美联储银行并摇身一变,成了“政府储蓄”(GovernmentDeposits)并存在政府在美联储的账户上。

  第三步,当联邦政府开始花钱,大大小小的联邦支票构成了“第一波”货币浪潮涌向经济体。收到这些支票的公司和个人纷纷将它们存到自己的商业银行账户上,这些钱又变成了“商业银行储蓄 ”(CommercialBankDeposits)。此时的它们呈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它们是银行的负债,因为这些钱属于储户,早晚要还给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构成银行的“资产”,可以用于放贷。从会计账目上一切都还是平衡的,同样的资产构成了同样的负债。但是,商业银行在此开始借助“部分准备金 ”(FractionalReserveBanking)这一高倍放大器,开始准备“创造”货币了。

  第四步,商业银行储蓄在银行账目上被重新分类为“银行储备”(BankReserves)。此时,这些储蓄已经由银行的普通“资产”,一跃为生钱种子的“储备金”。在“部分准备金”体系之下,美联储允许商业银行只保留其 10%的储蓄做“储备金”(一般而言,美国银行只保留相当于总储蓄额的 1%到 2%的现金和8%到9%的票据在自己的“金库”里,作为“储备金”),而将90%的储蓄贷出。于是,这90%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

  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当90%的储蓄被贷款给别人之后,原来的储户如果写支票或用钱怎么办?其实,当贷款发生的时候,这些贷款并不是原来的储蓄,而是完全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新钱”。这些“新钱”使银行拥有的货币总量比“旧钱”立刻增加了90%。与“旧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钱”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这就是“第二波”涌到经济体中的货币。当“第二波”货币回到商业银行中时,就产生了更多波次的“新钱”创造,其数额呈递减趋势。当“第 20几个波次”结束时,一美元的国债,在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密切协同下,已经创造出了 10美元的货币流通增量。如果,国债发行量及其创造货币的余波所产生的货币流通增量大于经济增长需要时,所有“旧钱”的购买力都会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当2001年到2006年,美国新增了3万亿美元国债时,其中相当部分直接进入了货币流通,再加上多年前的国债赎买和利息支付,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元剧烈贬值和大宗商品、房地产、石油、教育、医疗、保险价格的大幅上涨。

  但是,大多数增发的国债并没有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而是被外国中央银行,美国的非金机构,和个人所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购买者花的是已经存在的美元,所以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美元。只有当美联储和美国的银行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时,才会有新美元的产生,这就是美国能够暂时控制住通货膨胀的原因。不过,掌握在非美国银行手中的国债,迟早会到期,另外利息也需要半年支付一次(30年国债),这时,美联储将无可避免地造出新美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8%81%94%E9%82%A6%E5%82%A8%E5%A4%87%E5%B1%80
http://baike.baidu.com/view/462966.htm
http://zgy.swu.edu.cn/teacher/blog.php?do=showone&;tid=867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 政經探溫 § 全球注資豈能「沉船」

§ 政經探溫 § 全球注資豈能「沉船」
2008年10月7日
作者 - 何啟斌

美國國會兩院已肯定批准7000億美元一攬子救市方案,這訊息必使全球有樣學樣。果然如此,歐洲中央銀行即刻也宣佈將投入近5000億美元(或3000億歐元)來拯救銀行業。澳洲、加拿大、英國、中國、俄國、日本等都已經作了有關宣佈和行動。

簡而言之,全球中行都大量注資入市場。因為這樣,可預見的效果是:要沉船都難!這些銀行業的大船,多數身纏「萬貫」債務、或地產爛賬、或低價股票債券、或次貸證券、或CDS(金融工具)或完全難瞭解的「資產」,如果中央銀行不下手,或下手不重,還冀望「市場」來調製,那麼許多巨無霸銀行必下沉無疑。

高盛有華倫·巴菲特以50億美元收購後可見天日,通用電器(GE)也請他買入30億美元後反彈。問題是全球只有一位巴菲特,卻有幾百家將沉的「大船」。而銀行業大船都沉時,全球經濟也將必下沉。目前已肯定的是:衰退已幾乎是定局,只是會多久或多沉而已。

不過有了中央銀行的聯手注資,再同時聯手降息,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將重演2001年911後的形勢。讀者別忘了,今天的金融海嘯的由來之一是當年全球大量注資來挽救可能的資金短缺,之後多年還有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美國大量注資,多印鈔票和大減利息,市場資金氾濫。結果被有心人濫用,乘機大放NINJA房貸(無收入無職業和資產證明的房貸),再轉證券化向全球拋賣,為今天的危機埋下因子。

2009年以後的全球,除了會看到一段時間的「衰退」,也會看到新的泡沫的產生如2005到2008年的地產泡沫及原產品價格騰升。這個新的大泡沫應在2009年下半年浮現,將是「股市」的大泡沫。

我曾說過:美國聯儲局的應變措施是從泡沫到另一個泡沫(From Bubble To Bubble)。過去幾十年來的歷史告訴我們,美國經濟金融的彈性無比,可以從一個金融泡沫爆破後,再創造另一個。這可說是美國資本主義可愛的一面,不過之間會有許多無辜或蓄意被犧牲者。

現在少了美林、貝爾斯登、雷曼或AIG,但卻可見更大的美國銀行如JP Morgan及Citicorp等。再多幾年,當併購活動再活躍時也一定會重演「投行」的黃金年代,這應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

2008年10月4日星期六

drag along right,tag along right

Drag-Along Rights
A right that enables a majority shareholder to force a minority shareholder to join in the sale of a company. The majority owner doing the dragging must give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 the same price,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any other seller.



tag along right
A contractual obligation used to protect a minority shareholder (usually in a venture capital deal). If a majority shareholder sells his or her stake, then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 has the right to join the transaction and sell his or her minority stake in the company.

Also referred to as "co-sale rights".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为什么马来西亚不如美国?

这是转载,谢谢.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想到的可能从美国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到在这100年里面没有受到战争影响到国内,到美国有一班超级金融精英始终领导着美国的繁荣,到美国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不过总觉得这些也未必是答案.

小时候,从书上得知,美国是个极端腐朽落后,前途有如黄昏的国家,尤其是那里的青少年都喜欢磕药,和性滥交等.
实际上,直到今天报纸依然说,美国的12岁学生不用计算机,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好加减乘除.
美国人的英文语法其实错误不会比马来西亚人少,只不过错的形态不同而已.
不只如此,直到今天,美国的青少年依然在性泛滥,而且很多磕药,就连共和国副总统候选人palin都承认过年轻时候戏过marijuana(大麻),不止如此,palin还是在24岁那年未婚先孕,而和现在的老公私奔的.(结果她25岁才大学毕业.)

布什年轻时候还是个没有什么用,只会花钱的败家子.
至于bill gates年轻时候从harvard停学时候,还留过长头发.
看起来就好象一个dude(花花公子那样)

即使在今天,很多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常识.

但是在上面这些现象发生的同时,美国又同时出现了最多的技术专家,很多专业理论和书籍都是由美国人写或者整理,系统化出来的.
在腐朽的气氛下,美国一直以来有不间断的新发明和发现,即使撇开美国移民不谈,美国人在商业上的发明和运用还是非常惊人的好.
在大部分美国人缺乏思考和喜欢看电视情况下,一小部分美国人依然非常有独立,精湛的见解.

美国会计师考试,不管是cpa还是cma,都只考四门,但是big 4 audit firm最大的运营地点就是在美国,财富500强半数也是美国公司,英国acca,aca,cima类会计师考试虽然考试科目众多,达15门之多.但是写出最简单容易懂的会计书是美国人,而且不管是会计犯罪调查还是洗黑钱,直到财务管理,金融等极端优秀的人,几乎都是cpa,cma等美国会计师.

在学校学习上面,亚洲人在学校时间耗得比美国人多很多,而且美国人的学术成绩也是不属于好的.(实际上只要是有外籍学生的班,班上前几名几乎都被外国人包办,麻省理工招那么多外国人,外国人几乎都是前1/3学术排名的.)但是,发达的就是美国人多,就算把google,yahoo和microsoft合伙人算在里面,他们也是去了美国才发达,如果是在马来西亚,断然创造不出这种事业出来.

日本作为技术强国,生产的东西都不是高利润的,而且资本市场不发达,美国作为一个技术强国,部分技术要差过德国,日本和中国,但是生产的东西却是高利润,高增值的.
美国公司把少利润的环节都抛给别人做,自己只做高利润的环节.所以apple iphone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生产却在中国.美国人用6万马币就驾toyota camry.
而马来西亚的工程师和其余员工(可能也包括我在内.)只要外资来这里降低成本设厂,就觉得是好事,因为又多了工作机会.
实际上,都是美国公司外包出来的低成本工作,既然是低成本,就很难有什么前途和悠闲日子.加班是几近必然的.
极高利润的业务,比如电影,广告宣传,金融等都留在美国.

实际上,这些留在美国的高利润业务都是当年一班客观角度来说至少会被本地华人父母痛批腐朽,学坏到完的美国人主宰着,发展着.

本地以至亚洲学生都比美国学生努力,成绩要比美国学生好.
本地以至亚洲国家工作时间都比美国人长.
本地人用在休闲消遣和国外旅游的时间肯定没有美国人多.

那么,为什么,马来西亚就不如美国?
甚至日本人的生活质量都不如美国人,因为日本的东西比美国贵很多,但是收入就大致相同.
德国人的日子就比美国人滋润很多.但是财富500强又没有那么多德国和日本公司.

这到底是什么造成这种差距?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分享大马各“大“服务业领域的客服态度

这是转载,谢谢.


分享大马各“大“服务业领域的客服态度
个案1:Maxis 3G Mobile Wireless Online

说到这个经验,真的是火大!因为,真的是非常的无奈。其实,之前的我并不是那么注重于客户服务的人,可能我都看得比较“开”吧! 我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我加入了McAfee的客户服务部门后,面对了来自欧美、东亚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的客户后,惊觉这些国家的人都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身为“消费者”的利益!我发现大马的人,都不会去注重。不知道是因为大马的人民没有这项警觉性,还是大马人已经放弃?

原归正传,这是有关Maxis (明讯)的3G无线上网服务。首先,我相信有使用过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无线“的服务,真的是很“有限”!因为大马的3G网络技术其实没有像外国那么成熟以及发达,但是却要“硬硬”推出,然后类似性的“欺骗”我们这些消费者。Maxis 的这项服务呢,要不就一直连不上去,要不就连上了就断。请问,这要怎么样使用呢?

所以,我在一个星期的试用期内,将所有的东西如:Modem,Sim 卡还有电话等等的退还到位于TTDI 的Maxis 中心,然后中心的人告诉我说我的Deposit 会在一个月后以支票的方式汇到我的联络地址。我痴痴的等了一个月后,支票还没有来,所以我就拨电到他们的客户服务热线去。他们告诉我说,其实支票至少要等上60天(我心想:也对,大马的公司是很不积极干事的),然后我也勉强答应了!

第二个月,也就是超过了60天,我又打电话过去查询进度,这次他们又有新的借口 - - 支票的“标准”期限,是90天。我告诉自己要“忍”,最少给他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很烂,要终止服务的客户也相应的多。

第四个月,大家应该知道四个月大概是多久了吧!我很客气的,在半夜的时候拿起电话,拨打到他们的客户服务热线上,又一条粉肠接了我的电话(当时,他给了我他的名字但是我忘记了)。他告诉我说,他会“马上”与支票部门的人联系,然后第二天会给我回复。我痴痴的等了一天,还是没有回复。结果,我直接的在第二天的半夜,打电话回去。当时,有一条水接了电话,我直接告诉他:“我不想跟你说话,我现在非常的生气,让你的主管来和我对话!“他也乖乖的把线转到主管那里。当主管询问我的问题的时候,我就直接开炮轰了她(主管是个女生,但还是不给面子)大约十分钟左右。然后,那位主管很无奈的“被逼“要接下我的Case。她说她会让第二天让早班的主管联系支票部门,然后给我回电话。我说,昨晚已经被你们的客服人员当傻子骗了,我怎么能够相信你。她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她的名字,然后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再说如果第二天没有人联系我的话,我可以直接投诉她。没辙,我也只好欣然接受她的解释。过后,在挂电话前,她还问我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吗?我说:我要投诉昨晚那条粉肠!她说:好的,我会帮您(我相信这个主管应该会投诉,因为没有昨晚的那条粉肠,这个可怜的主管也不会被我骂)!

第二天,另一名主管真的马上打电话来了。然后告诉我说要我等两个星期,我的支票就会寄到我的邮寄地址。靠!等了4个月,还要在等?反正轰了昨晚那位主管,这位也干脆一起炸!我炮轰了他大概5分钟,过后他只好说在帮我跟进,然后下午给我回电话。最后,他说我可以在第二天到TTDI 的中心直接拿取我的Deposit。

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要透过这么多复杂的程序、步骤,感觉上这些在大马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他们的效率,他们所在学习的,难道是吃屎吗?希望大马的各服务领域的服务态度(尤其是政府部门)可以改进!

[ 本帖最后由 ahbird 于 30-9-2008 10:33 AM 编辑 ]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57265&extra=page%3D1

给西马朋友的话

这个是转截,谢谢。


看了网上流传的“沙巴人的心声”后,甚有感触。
我虽是西马人,但后来因为公司被派来掌管沙巴的工程与进展,因此有幸与沙巴人有深处的交流。我喜欢沙巴,真的很喜欢沙巴!

八个月生活,启发了许多生活的意义。想借此给西马朋友一些话:



也许你认为一碗干捞面RM4很贵,在沙巴RM5(普通料那种)是最便宜的。
也许你认为当复印员月薪RM700刚好够用,在沙巴月薪RM200是相当平常的。
也许你认为你加薪RM100不够,但在沙巴厂工加薪RM7(真的是七块钱!)是司空见惯的!
也许你认为买一辆二手车(五年车)KANCIL RM20,000很贵,在沙巴可以卖到RM30,000!
也许你认为买份星洲日报RM1。30很贵,在沙巴可以卖到RM3。80!(按:还是三、四天后的旧报)
也许你没想过,沙巴东西比西马贵,是因为货物坐船过来的缘故。
也许你一直认为钱不够用,但有没想过沙巴人收入低,生活指数甚与吉隆坡指数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又怎么说?
也许你家停电一小时就鬼叫连天,沙巴一天几小时是平常事。(还有制水啊!)
也许你家自来水肮脏一点就妈妈声,沙巴的水质你看了会叫嚷:这水怎么用?WALAO EH~

但,沙巴有他美之处:
当你埋怨种族僵硬关系的当儿,沙巴是你应该来了解的地方。彼此相爱,毫无隔阂,将为你所见之。
当你埋怨钱不够用时,你应来沙巴看看沙巴人亲手种蔬果,自给自足,还可以拿去卖。上种黄梨大大粒买3粒,给RM10,还可以找回两块多。
当你埋怨城市空气肮脏,想上云顶吸口新鲜空气,沙巴的新鲜空气随时游离指间。
当你认为沙巴没有TESCO,家乐福购物广场时,沙巴有SERVAY、ONE STOP等等价廉物美的购物好去处。
当你已爬过了许多山,潜过许多海,那就别忘了沙巴闻名世界的潜水天堂SIPADAN岛与哥打京那巴鲁山。
当你身旁没有朋友时,沙巴人民欢迎你这位新朋友。
当你已忘了什么叫作爱时,沙巴人民可以以行动告诉你。

绵延山脉与沼泽地遍布沙巴州,因此发展之速自然不比西马来得好。
在沙巴开采石油的盈利,仅5%回归自己,谁能接受赚一千令吉,用五十令吉养自己的事实?
西马庆祝831国庆日时,却忘了东马沙巴砂劳越的916独立日,东马人难道就不需要庆祝独立日吗?
西马被侵入了印尼非法移民之际,却殊不知沙巴的菲律宾非法移民人数却甚于沙巴人民,沙巴人竟沦为自己土地上的难民。(沙巴人口30年的增长率竟然400%)

身为西马人的你,有没有为自己感到惭愧?
但愿你知晓这一些的事实后,少点埋怨,多点感恩,生活并不只是单单铜臭的充斥与危言耸听的政治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