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今年10大预言破灭 油价没飙到200美元 地球未毁灭

这是转摘,谢谢。

今年10大预言破灭 油价没飙到200美元 地球未毁灭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下午五时二十分
光华日报




(华盛顿21日综合电)经常在各大传媒抛头露面的名嘴、专家往往自觉有先见之明,信心满满地对政府、经济、战争趋势发布预言。不过,世事难料,事情的发展和预测往往背道而驰。美国著名《外交事务》杂志日前评出了在本年度破灭的10大离谱预言:希拉莉稳获民主党提名、油价会超每桶200美元、经济衰退是危言耸听、美国银行体系没问题……这些不少在当时看来有模有样的论断,年终回头再看,已经不值一顾。不知道当初发表预言的权威人士们会不会觉得有些尴尬。

破灭预言之一:希拉莉铁定成总统候选人

“如果民主党初选中希拉莉与爱德华兹和奥巴马竞争,那么这位前第一夫人就是民主党大会的提名总统候选人!对于希拉莉来讲,唯一构成威胁的只有戈尔。在党内初选阶段,奥巴马难以击败希拉莉。我现在就能预测到这一点。”——出自威廉·克里斯托尔,美国福克斯周日新闻,2006年12月17日。

破灭预言之二: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安如泰山

“应该担心贝尔斯登的现金流状况而抛售公司股票吗?不!不!不!贝尔斯登一切很好,不要抛售……贝尔斯登没有问题,我的意思是,如果有问题的话,它最多就是被收购。不要把钱从贝尔斯登拿出来,那太愚蠢了!别犯傻!”——出自吉姆·克拉默,美国CNBC财经电视台《我为钱狂》节目回答观众提问,2008年3月11日。

破灭预言之三: 海上石油运输不易受攻击

实际上,海上油运的风险性比一般预计的要小得多。首先,油轮并不是海上易受攻击的目标,其次,局部性的地区冲突不可能激化到干扰海上交通,而恐怖分子袭击油轮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大;再次,只有像美国这样的海上霸主才有足够力量破坏海上石油运输。”——出自丹尼斯·布莱尔和肯尼思·利伯索尔,美国《外交杂志》,2007年5、6月双月刊。

今年11月15日,亚丁湾上的索马里海盗在印度洋上劫持了载有200万桶原油的沙特“天狼星”号油轮,震惊世界。据海盗报告中心的数据,2008年,在承担着全世界每天4%石油运输量的亚丁湾,索马里海盗的劫持事件达上百起,50多艘船只被劫,而2007年海盗劫船事件仅仅发生13起。但在两位专家撰写的论文《海运风平浪静——世界海洋航路很安全》中,亚丁湾并未被列入可能破坏油运的战略性“咽喉地带”。有意思的是,这位“蹩脚”预言家丹尼斯·布莱尔刚刚被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任命为下任国家情报总监,但愿他今后能表现得更有远见一些。

破灭预言之四:美国陷入衰退都是危言耸听

“如果有任何人说我们处于衰退,或将陷入衰退,特别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都是自己在替衰退下定义。”——出自唐纳德·卢斯基,《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4日。
经济顾问公司T rend M acrolytics的首席投资人卢斯基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观点一天后,“无能为力,艰难的经济”斗大的标题出现在该报头版上,因为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了,随后金融界倒闭潮接踵而至。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顾问的卢斯基也因自己的言论被当成笑柄,被讥讽为“活着的最愚蠢的人”。

破灭预言之五:肯雅是非洲国家的民主典范

“肯雅大选瑕不掩瑜,将成为非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民主典范。”——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肯尼亚总统大选的评价,2007年12月19日。
肯雅总统大选一周前,《经济学家》这份知名的周刊刊发社论,赞扬肯尼亚的民主进程,并预测它可能成为非洲大陆的“民主典范”。但这也只是可能了。相继而来的肯雅大选充满了欺诈和作假,引发长达一个月的骚乱和种族暴力冲突,导致800余人死亡、20万人无家可归。最终,当权者和反对派私下里达成并不光彩的权力分享协议,令整个国家因政府合法性而陷入深度分裂。

破灭预言之六: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竞选美国总统

“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将在2月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他的提名将获得两党内多数人的认可。他的亿万身家将吸走支持者,并令对手沮丧之至。而他将成为自罗斯福之后最具实力的独立候选人。不过由于受到两党的攻击,布隆伯格无法取胜。他和希拉里将分割全美半数选票,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将渔翁得利,当选美国下届总统。”——出自美国《商业周刊》,2008年1月2日


《商业周刊》评出的《2008十大可能事件》最终与真实的结果相去甚远。在经过数周的炒作和放风后,这位纽约市长宣布无意参选,并称奥巴马和麦凯恩具有有效领导政府的“独立领袖风范”。同时,他推翻了纽约市的任期限制法,很有可能获得第三个市长任期。

破灭预言之七: 大型强子对撞机毁灭地球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一旦开撞,很有可能产生破坏性的质子或者微型黑洞。这一新的物理现象可能根本上改变物质甚至可能毁灭地球。”——出自科学家沃尔特·瓦格纳。
沃尔特·瓦格纳,反对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的倡导者。他声称对撞机将毁灭人类,甚至在夏威夷向美国地方法院起诉对撞机的制造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要求研究者关闭机器,直至证明其安全。对撞机今年9月如期启动,目前人类和地球均还存在。

破灭预言之八: 国际油价飙到每桶200美元

“未来两年内,国际石油价格将达到每桶150~200美元的几率不断增加。”——出自石油分析师阿尔琼·穆提,《纽约时报》, 2008年5月5日。
这位被称为“石油预言家”的高盛能源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次失算了。国际油价今年7月达到了每桶147美元的峰值,而后一路狂泻。全球经济的衰退让目前油价跌到了40美元左右,甚至一些分析师预计明年国际油价很有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

破灭预言之九:格鲁吉亚将出现傀儡政府

“先是占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这已经发生了。然后是格鲁吉亚军事力量遭毁灭性打击,这正在发生。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格鲁吉亚亲西方的总统萨卡什维利领导的政府被一个傀儡政府取代,这可能在一两周内发生。”——出自美国右翼专栏大牌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福克斯新闻网,2008年8月11日。

克劳萨默的预测很快就被认为是错误的,几周之后俄罗斯同意停火撤军,萨卡什维利政府依然存在。但是克劳萨默似乎并未吸取教训,他更加大胆地预测乌克兰将成为俄罗斯的下一个袭击目标,建议美军在乌克兰驻扎。

破灭预言之十:美国银行体系已稳定

“我相信美国银行体系已经稳定。不再有人追问,还有大型金融机构可能倒闭吗?政府不会再为这些银行做任何事情。”——出自美国财长保尔森,2008年11月13日。

进入11月之后,伴随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财长保尔森成为众矢之的。迫不得已,这位财长终于抛出了他所说的“火箭筒”——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购买华尔街的不良资产。接下来的短短几天,这位财长已经一口气支出了3000亿美元,不得不收紧政府的口袋。然而保尔森很不幸,他的上述讲话抛出不久,花旗银行股价一周跳水75%,接近每股5美元,创下14年来最低。

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

资产证券化

目录

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3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
4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5 资产证券化注意的问题

http://wiki.mbalib.com/wiki/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
1)实体资产证券化
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信贷资产证券化
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证券资产证券化
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
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具体而言,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其中,最先持有并转让资产的一方,为需要融资的机构,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都是由其发起的,称为“发起人”(originator)。购买资产支撑证券的人“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为减少融资成本,在很多情形下,发起人往往聘请信用评级机构(rating agency)对证券信用进行评级。同时,为加强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会采取一些信用加强的手段,提供信用加强手段的人被称为“信用加强者”(credit enhancement)。在证券发行完毕之后,往往还需要一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收取资产的收益,并将资产收益按照有关契约的约定支付给投资者,这类机构称为“服务者”(servicer)。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就是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证券化资产的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和资产支撑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两大类。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而后者的基础资产则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目前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得到了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青睐,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筹划工作。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1、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

  2、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失衡。

  3、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

  4、银行可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筹资成本。

  5、银行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使贷款人资金成本下降。

  6、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收益良好且稳定。
[编辑]
资产证券化注意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必须由一定的资产支撑来发行证券,且其未来的收入流可预期。

  2、即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资产出售给SPV,通过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在该资产与发行人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即使其破产,也不影响支持债券的资产,即实现破产隔离。

  3、必须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将该资产与SPV的资产隔离开来,以避免该资产受到SPV破产的威胁。后两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之所在。其目的在于减少资产的风险,提高该资产支撑证券的信用等级,减低融资成本,同时有力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特殊目的实体

目录

1 什么是SPE
2 SPE的表现形式
3 SPE的功能
4 SPE合并会计报表适用的标准
5 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SPE

http://wiki.mbalib.com/wiki/SPV

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ies,简称SPE;在欧洲通常称为: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

什么是SPE

  Special Purpose Entities,简称SPE。在证券行业,SPE指特殊目的实体、特殊目的的载体也称为特殊目的机构,其职能是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化证券,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

  SPE的原始概念来自于中国墙(China Wall)的风险隔离设计,它的设计主要为了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

  SPE的业务范围被严格地限定,所以它是一般不会破产的高信用等级实体。SPE在资产证券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的核心,各个参与者都将围绕着它来展开工作。



SPE的表现形式

  SPE有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和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 SPT)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SPE没有注册资本的要求,一般也没有固定的员工或者办公场所,SPE的所有职能都预先安排外派给其他专业机构。SPE必须保证独立和破产隔离。SPE 设立时,通常由慈善机构或无关联的机构拥有,这样SPE会按照既定的法律条文来操作,不至于产生利益冲突而偏袒一方。SPE的资产和负债基本完全相等,其剩余价值基本可以不计。

  SPE可以是一个法人实体。SPE可以是一个空壳公司。SPE同时也可以是拥有国家信用的中介。



SPE的功能

  (一)表外融资。SPE的广泛运用是为公司的表外融资服务,可以避免举债和增发股票两种方式的缺点。以安然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安然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业务范围,融资和投资巨大,但在短期内难以产生充分的收益或现金,这给公司财管指标带来很大压力。举债融资对于安然并非上策,因为大型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几年内难以产生足够付息的现金流来偿还利息。巨额举债还会降低安然的债信评级,而安然作为能源交易商,维持自身的投资级地位至关重要。通过增发新股也不是最优选择。因为这会稀释股东权益,在募集资金项目尚未产生效益的前几年还会降低每股收益。很可能基于上述考虑,安然选择了筹建SPE从事销售资产和套期交易等活动。SPE仅吸收少量的外部权益性投资者的资金,同时大规模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司债券,这些债务往往得到安然的担保。

  (二)风险隔离。在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创新和拓展业务的要求十分旺盛,但这种要求与原有股东利益有时存在矛盾。例如某从事石油精炼的上市公司处于市场成熟期,经营和收入比较稳定,其股东大多数是风险偏好程度较低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了未来,炼油公司有进行石油勘探的需要,但是勘探具有较高的风险,可能违背现有股东的意愿。为了隔离开发新业务的风险,SPE应运而生,向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发行证券融资。炼油公司将采矿权转让给该企业,同时保留购买权,如果勘探企业破产,炼油公司损失的仅仅是其所投入的有限资本。如果炼油公司破产,只要勘探企业在上和实质上都是独立的,炼油公司的债权人无权追偿勘探企业的资产。

  (三)经营租赁。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融资为目的的租赁以来,租赁业迅速发展,业务种类也日益繁多。承租人往往反对将租赁资本化,以提高表面的投资报酬率和筹资能力。公司通过发起设立的SPE举债购买生产设备,再租赁给公司使用,很容易回避融资租赁的条款,实现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鉴于此,对SPE的会计规范起源于租赁业务。

  (四)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开始从美国出现并迅速发展。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把能够产生稳定收人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实体SPE,由SPE以这些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筹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

  SPE发挥上述作用的一个前提是:SPE不被纳入发起公司的合并报表的范围。否则,与发起公司的交易将因合并而抵消,就丧失了表外融资、隔离风险等功能。因此,SPE会计的核心是合并问题。


SPE合并会计报表适用的标准

  SPE合并会计报表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满足何种条件时,才需要将SPE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对合并会计报表作出专门规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目前主要有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IAS27)。IAS27指出,合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用语)应包括所有母公司的子公司。考虑到取得的某子公司可能是为了出售,故而又指出,如果某子公司在取得时符合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那么就不应纳入合并范围。很明显,这些规定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界定子公司。IAS27指出,子公司是被另一个实体控制的实体(合伙形式等实体也包括在内)。

  那么,到底又如何来理解“控制”?IAS27认为,控制是一种统驭某个实体财务和经营政策、并借此从该实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具体如何体现这种权利, IAS27采用了描述的方式来加以说明。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拥有对方一半以上的投票权被假定为能够“控制”对方。而这又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母子公司之间应存在股权关系。毫无疑问,在一般情况下作这种理解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非一般情况下”。IAS27对“非一般情况下”有过解释,但并不能满足实务的需要。SPE的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例子。

  1998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原理事会在这方面所做的一项出色工作,就是公布了一项SIC12(该解释公告是安然事件后,人们用来攻击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偏重规则导向而国际会计准则偏重原则导向的重要例证)。 SIC12认为,如果实体实质上控制了SPE,则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显然,SIC12是沿用了IAS27的合并范围确定原则。问题是,SPE相对要特殊而难以捉摸一些,因而不能简单地套用IAS27的规定,而应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基于实务中SPE的各种“真实情况”,在考虑是否应将SPE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时,SIC12提出了如下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一)经营因素

  SPE的经营活动实质上是由 SPE“替”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实体(报告实体)为之。也就是说,报告实体按其特定经营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设立某个SPE。比如,设立一个SPE主要为报告实体筹措长期资金以支撑其持续的、核心的经营活动;又比如,设立一个SPE来对外提供商品或劳务,而这些商品或劳务如SPE不提供,那么报告实体就得自己提供。

  (二)决策因素

  表面上,报告实体对SPE没有决策权或对SPE的资产不能加以控制。但实质上,SPE的经营决策权往往为报告实体拥有。报告实体对SPE所拥有的这种权利通常表现在可以单方面地终止SPE、改变SPE的章程或规章制度、否决提议改变SPE的章程或规章制度等。

  (三)获益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报告实体设立SPE可能确实不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比如,设立一项完全的公益信托便是如此。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报告实体通过某项合同、协议、信托契约或其他安排等,实质上可以获取SPE的大多数利益。比如,报告实体有权通过分配,获取SPE创造的大部分未来净现金流、净利润、净资产或其他经济利益。又比如,报告实体可以在将来SPE的余剩权益分配或清算时获得大部分的余剩权益。这种获益权的存在往往表明报告实体对SPE控制的存在。

  (四)风险因素

  任何交易均有风险,风险因素在判断合并报表范围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通常,报告实体直接或间接地通过SPE来给外部投资者提供担保或信用保护,而 SPE的几乎所有资本均由这些外部投资者提供。正因为有担保的存在,报告实体保留了余剩或所有权风险,而外部投资者因承受了有限的风险暴露,从而实际上成了一个放款者。不能终止确认的资产证券化交易便是这方面的例子。


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SPE

  特殊目的机构SPE(Special Purpose Entities)在资产证券化运作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SPE能否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法律形式。SPE法律形式的选择是证券化基础环节——破产隔离机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SPE法律形态的确定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是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虽然对资产证券化的讨论可以在许多金融和法律的文献中发现,但是至今资产证券化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法律含义。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广泛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帐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笔者认为资产证券化是债权凭证的出售,该债权凭证代表一种独立的有收入流的财产或财产集合的所有利益,这种交易被架构成减少或重新分配在拥有或出借这些基本财产时的风险,以及确保这些财产更加市场化,从而比仅仅拥有这些基本财产的所有权利益或债权有更多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中最核心的设计是其风险隔离机制,而风险隔离机制最具有典型的设计是设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E(Special Purpose Entities)。SPE是一个专门为实现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信用级别较高的机构,它在资产证券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基本操作流程就是从资产原始权益人(即发起人)处购买证券化资产,以自身名义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再将所募集到的资金用于偿还购买发起人基础资产的价款。对于它的作用,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SPE不仅通过一系列专业手段降低了证券化的成本,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关键的是通过风险隔离降低了证券交易中的风险。

  SPE在资产证券化运作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而SPE能否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根据资产证券化实施国家的法律体系、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及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法律形式。因此,笔者认为,SPE法律形式的选择是证券化基础环节——破产隔离机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尝试,并且已经有了数个成功的证券化案例。但在这些案例中,发起人都是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现行的法律制度未能对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形式有明确规定。如何通过法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SPE法律形式,就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二、SPE的各种法律形态研究

  参照各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和相关立法,SPE的法律形态主要有信托、公司、有限合伙三种。

  (一)信托形式

  1、信托形式特殊目的机构的概况

  信托是一种起源于英美的制度设计,其基本含义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个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从信托法上来看,信托主要有以下这些特征:(1)信托是为他人管理、处分财产的一种法律安排;(2)是委托人向受托人转移财产权或财产处分权,受托人成为名义上的所有人;(3)受托人是对外唯一有权管理、处分信托财产权的人;(4)受托人的任务的执行、权利的行使受受托目的的拘束,必须为了收益人的利益行事(而不是受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控制)。从其运行机制上来看,应当遵循两个最基本的法律原则:一是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和利益分离。即信托一旦成立,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的财产就成为信托财产,所有权由受托人取得,但信托财产本身及其产生的任何收益不能由受托人取得而只能由收益人享有。二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即在法律上,信托财产与委托人、受托人及收益人三方自有财产相分离,运作上必须独立加以管理,而且免于委托人、受托人及收益人三方债权人的追索。

  以信托形式建立的SPE被称为特殊目的信托(SPT,special purpose trust),其在英美法中归属于普通法上的商业信托(business trust),这种信托运行机制是由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SPT成立信托关系后,由SPT向发起人发行代表政权化资产享有权利的信托受益证书,然后由发起人将受益证书出售给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操作中的信托关系表现为:发起人是委托人;SPT是受托人,通常是经核准有资格经营信托业务的银行、信托机构等营业组织;信托财产为证券化资产组合;受益人则为受益证书的持有人。

  2、我国情况分析

  截止1995年3,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信托机构达392家,总资产达6000多亿元,大概占全部金融资产的百分之十。信托业的发展弥补了我国传统单一银行信用的不足,为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引进外资,拓展投资渠道,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途径。由于历史的原因,信托投资公司熟悉贷款业务,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对政券时常比较熟悉。某些由地方财政、政府职能部门、银行全资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有一定的官方身份,对于政策性较强的不良资产、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有着独特的意义。同时,我国政府自1998年对信托业开展整顿以来,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停并转,保留下来的少量信托投资公司,大多由地方财政控制,资本金充足,资金结构合理,资信比较高,特别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还在国际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外发行过很多证券,是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窗口。因此某些信托投资公司有条件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

  在我国采取信托形式的特殊目的机构还会遇到以下问题:

  首先,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信托法》,该法将信托定义为:“委托人基于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托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信托法》并未承认受托人对受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这显然受到大陆法系“一物一权”的影响,这对于强调与发起人破产隔离的特殊目的机构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其次是债权可否作为信托财产,《信托法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商业银行法》也没有规定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发行抵押证券(债券)的形式出售贷款,筹集资金。这就使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过程受到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的约束。

  再次,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不得发行债券,也不得举借外债。”这就从经营范围中限制了信托公司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而特殊目的机构的核心业务就是发行证券并偿付证券本息。由此看来,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特殊目的机构难以采取信托形式。

  (二)公司形式

  1、公司形式特殊目的机构的概况

  在英美法系中,公司是指由法律赋予其存在,并与发起人、董事和股东截然分开的法人团体,公司可分为营利为目的的商事公司和发展慈善、宗教、教育等事业的非营利公司。作为特殊目的机构的公司只能是商事公司。以美国为例,公司的形式主要包括普通公司、S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普通公司从税收角度看,必须按联邦所得税法C章的规定缴纳所得税,所以普通公司也被称为“C公司”。评级机构要求C公司作为特殊目的公司时应满足以下条件:公司至少有一名独立董事;在特殊目的公司进行提交破产申请、解体、清算、合并、兼并、出售公司大量资产、修改公司章程等重大活动时,必须得到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所有董事的一致同意;特殊目的公司不能被合并。

  S公司是指那些选用联邦所得税法S章的规定,以避免以实体身份缴纳联邦所得税的公司。S公司本身受若干规章和条件的限制,如股东数目不得超过35人,股东不得是公司和非本国国籍的非居民等,这就限制了S公司成为特殊目的公司的可能。

  有限责任公司以某些特殊的形式经营,它在责任方面像普通公司,在税收方面又像S公司。评级机构要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特殊目的公司应满足下列条件:有限责任公司至少有一名股东是破产隔离的主体,通常为特殊目的公司;特殊目的公司在进行提交破产申请、解体、清算、合并、兼并、出售大量公司资产、改组公司组建文件时必须得到包括公司独立董事在内的董事的一致同意;有限责任公司不能被合并;一般要求税收意见书,以确认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合伙而不是以公司的身份纳税;在税法许可的条件下,组建文件应该规定,在某一古董资不抵债时,只要其余股东的大多数同意,有限责任公司就会继续存在。如果其他股东不同意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存在,则组建文件必须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只有在获得评级证券持有者的同意后,才能对抵押品进行清算。

  2、我国情况分析

  大陆法系的公司分为五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只承认前两种形式。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指由不超过一定人数(50人以下)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其债权人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我国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立法较完善,特殊目的机构可采用此形式。这里有几种情况可作详细分析。

  一种情况是国有独资公司。如美国有政府国民抵押协会、联邦国民抵押协会、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香港有按揭证券公司。这些做法可以借鉴。我们也可以设立一个由政府支持的国有独资公司,其经营业务为购买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其首笔注册资金由政府拨专项资金投入,其后可以发行公司债券以募集资金,所募资金专门用于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这种模式应以《公司法》中有关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为依据,依照《公司法》,国有独资公司也有发行公司债券的资格。因此,此模式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基本上不存在法律障碍。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为借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企改革,我国在1999年分别成立了中国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务院下属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他们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又独立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100亿元资本金全部由财政部。有人认为可以将现在的四大国有投资公司直接作为特殊目的机构,其实这是对特殊目的机构法律性质的误解,二者并不具有兼容性。主要体现在:

  (1)从设立目的看,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化解各国有专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该信贷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信贷资产所产生的信用风险;而特殊目的机构将原始权益人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以证券的形式发行,转化为现金,盘活原始权益人的资金,实现资本的充足率。

  (2)从发行证券项下资产的性质看,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证券是以其自身整体资产和信用做担保;而特殊目的机构所发行的住房抵押债券则是以特定化的所谓的证券化资产做担保(支撑)。

  (3)从存续期间来看,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是永续性企业,而特殊目的机构的存续期间往往与发行住房抵押债券的期间相当。

  另一种情形是由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特殊目的机构。从国外经验看,由发起人(如银行)设立一个附属融资子公司来担任特殊目的机构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商业银行设立特殊目的机构有很多优势,比如能避免在贷款出售上的烦琐的定价、评级、讨价还价问题,简化资产证券化的部分程序,还能从资产证券化中获得超出服务费收入的更大的利润。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有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证券法》和《信托法》也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这样,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不能投资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不能成为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为主要业务的特殊目的机构的控股股东。而且,商业银行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容易被管理者、投资者认为是商业银行的变相融资,而非资产证券化运作。特殊目的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母子关系还可能导致内部的关联交易,不能实现“真实销售”和真正的“破产隔离”,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另外这种方式特殊目的机构发行的债券的评级也会受到商业银行本身信用的重大影响,增加信用增级的开支。因此,我认为,不宜由商业银行出资设立特殊目的机构。

  我国公司法承认的另一种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指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由于我国公司法对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较高,注册资本要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并要遵守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且设立手续烦琐,成本耗费巨大,审批程序复杂,从经济效益上考虑不适宜采取这种方式设立特殊目的机构。

  我国特殊目的机构采取公司形态会遇到以下障碍:

  首先,公司设立的条件。依据我国《公司法》第19、20、23、73、75、78条的规定,公司的设立有发起人人数和资本最低限额的限制,同时还必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经营条件。尤其是我国一人公司的规定较严格,只容许国有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一人公司存在,因此如组建特殊目的公司必然受到公司法的限制。

  其次是发行主体的资格。我国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比较严格,发行主体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和核准。《公司法》对公开发行股票、债券规定了严格的条件。而特殊目的机构的净资产一般很难达到我国公司法的要求。可见,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特殊目的机构发行证券与相关的法律相冲突,无法直接依照上述法律法规发行资产化证券。再次是公司发行证券的性质。特殊目的公司发行的资产化证券的种类、性质、发行和承销程序等目前尚无法律规定,也需要由法律加以确认。

  (三)有限合伙形式

  1、有限合伙形式的特殊目的机构概况。

  有限合伙由一个以上的普通合伙人与一个以上的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事务的经营管理,只根据出资额享受利润,承担责任,即承担有限责任。评级机构一般要求特殊目的机构有限合伙满足以下条件:有限合伙至少有一个普通合伙人为破产隔离的实体,通常是特殊目的公司;在进行提交破产申请、解体、清算、合并、兼并、出售公司大量资产、修改有限合伙协议等活动时,必须得到破产隔离的普通合伙人的同意;如果普通合伙人不止一个,那么有限合伙协议应规定,只要有一个普通合伙人尚有清偿能力,有限合伙就会继续存在,而不会解体;一般要求特殊目的机构有限合伙不能被合并。

  2、我国情况分析。

  我国已经于1997年颁布了《合伙企业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合伙企业法》(草案)中曾规定有限合伙,但审议中以“问题比较复杂”等理由否定了关于有限合伙的规定。另外,一般认为,英美法系的有限合伙与大陆法系的两合公司较为一致,但我国《公司法》未规定两合公司的形式。所以,以次形式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在目前的中国没有法律依据。
  三、我国SPE法律形态的选择

  从长远角度,我国可以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信托型、公司型和有限合伙型的特殊目的机构。因为,再慎密的制度都无法防止机会主义的发生,法律不能代替当事人选择最合理的模式,单一的模式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而且市场鼓励自由和创新,各种模式在各自的发展中会不断的出现问题,同样也会找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来完善自我。

  就特殊目的机构的信托型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应当走出“一物一权”的藩篱,从更务实的角度勇敢承认信托权是一种新型的权利形态,不能再用以前陈旧的物权观念来套用。对于《信托法》已经颁布的客观事实,我们也可采用以《信托法》的特别法形式来规定特殊目的机构的信托模式,从而保证特殊目的机构的风险隔离。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2008年12月8日星期一

纳吉不愿重蹈“第四楼”覆辙? 未来政商新贵属谁备受瞩目

12月8日 下午2点10分
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副首相纳吉在明年3月接棒,我国预料也会涌现一批被视为与其关系密切的新贵,在政坛和商场上叱咤风云。

外界已经开始揣测谁将在纳吉时代获得委以重任。除了在当前如火如荼举行的巫统党选,纳吉属意的未来政党班子已经浮现外,政府官联公司和党营企业的管理层也酝酿换人。

英文报章《星报》在上周六出版的商业周刊(Bizweek)就拟定了一份“点将录”,罗列出被视为“纳吉圈子”内的兄弟、政治人物、商人、专业经理人和智囊顾问。

华裔企业家陈启福是球友

Johan控股有限公司主席主席陈启福(Tan Kay Hock,译音)、沙布拉集团(Sapura)主席沙里尔三苏丁(Shahril Shamsuddin),以及控制多元资源重工业(DRB Hicom)的著名土著企业家赛莫达(Syed Mokhtar Albukhary),是其中一些被指与纳吉有亲密关系的殷商。

纳吉与陈启福被指是长时间相识的朋友,而且也是高尔夫球的球友。后者所经营的Johan控股涉足多个领域,包括旅游业、产业、健康食品和建筑材料,其中以大莱卡(Diners Club)信用卡最为人熟知。

至于三苏丁和其家族,则被指是纳吉的密友。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商业的联系,涉足通讯和资讯工业的沙布拉集团,其属下公司曾经为纳吉此前掌管的国防部制造无线电设备。

赛莫达(左图)的多元资源重工业,也在纳吉的选区北根拥有一间大型汽车工厂,是当地最大的雇主。此外,多元资源重工业属下的国防工业私人由县共岁(Defence Technologies)也是我国其中一家主要的国防交通工具的供应商。

但是一名观察家却指出,虽然赛莫达和纳吉拥有一些联系,但是前者和贸工部长慕尤丁的关系更加密切。这是因为赛莫达是在慕尤丁掌管柔州期间,开始在州内扩张其企业王国。

亲信指无明显商业伙伴

不过,一名与纳吉亲近的消息来源驳斥说,不像两名前财政部长达因和安华,这名从政逾30年的“太子党”没有明显的生意伙伴。因此,每个人都将会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除了一些家族朋友外,企业界内没有人真正和纳吉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没有所谓达因的‘Peremba子弟’和安华的‘马资源(MRCB)子弟’。”

“Peremba子弟”是在达因时代崛起的土著企业家,包括控制玲珑集团的哈林沙辖(Halim Saad)和控制置地通用的旺阿兹米(Wan Azmi Wan Hamzah)。至于“马资源子弟”则是指在1993年收购新海峡时报集团的4名安华亲信。

与前巫青领袖关系亲密

除此之外,随着308大选显示加强政府透明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纳吉也必须在执政时显得更加公平和进步。

《星报》指出,纳吉最近宣布的70亿令吉经济振兴配套已经为其未来之争方针设下基调,即实行公开招标和设立一个委员会监督政府工程的进度。

一名观察员形容,“如果他没有表现,我也无须形容4年以后的选举会是怎么样的成绩。现在的政治改革的呼声比任何时候还强”。

此外,这家英文报章也指出,这些殷商与准首相的关系,实际上比不上与一班前巫青领袖来得亲密,这些领袖都是纳吉早期担任巫青团长时曾经一起共事。

他们包括在北根出生的云冰国会议员贾马鲁丁惹吉斯、文化部长沙菲益阿达、首相署部长查希哈米迪和纳兹里。

弟弟不曾获得国防部合约

此外,作为前首相拉萨长子的纳吉,也拥有4名在各领域活跃的弟弟。他们分别是,担任律师的二弟佐哈里(Johari Razak)、从事投资银行业的三弟莫哈末尼詹(Mohamed Nizam Razak)、担任绘测师的四弟莫哈莫纳金(Mohamed Nazim Razak),以及最广为人知的五弟,也担任联昌国际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员的纳兹尔(Nazir Razak,右图)。

不过,《星报》指出,纳吉在这个问题上却是小心翼翼,确保不会发生任何家族成员获益的事件。就算是纳兹尔,也是在集团内部按部就班擢升,并已在银行领域证明其能力。

“近几年纳吉掌管国防部长时,并没有发生其弟弟涉及国防合约的丑闻。其家族为拉萨的名字感到光荣,因此不愿遭到沾污。”

担心流言要求前助理离开

纳吉的两名亲信罗哈娜玛目(Rohana Mahmood)和奥玛慕斯达法王(Omar Mustapha Ong)也备受瞩目,两人都是政府咨询顾问公司Ethos & Co的创办人。

其中,罗哈娜也曾和纳吉另一名卷入蒙古女郎炸尸案的智囊阿都拉萨(Abdul Razak Baginda),创办大马策略研究中心(Malaysian Strategic Research Centre)。纳吉曾经担任这家智囊机构的主席,但是它目前已经解散。

不过纳吉据了解不愿重蹈阿都拉,过于依赖其女婿兼巫青副团长凯里为首的智囊团,而备受抨击的覆辙。

《星报》指出,曾经担任纳吉特别助理的奥玛,在不久前曾经出现在财政部长办公室,“纯粹是在某些方面协助一名友人”,不料却引发纳吉准备在其周围建立“智囊团”的传言,导致他被要求重返Ethos。

一项消息来源称,纳吉不希望看到他和公务员之间出现“过滤层”,而且他也希望能够直接面对商界人士。

官联公司领导或重新洗牌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就是官联公司。《星报》指出,现任第二财政部长莫哈末诺耶谷是否获得留任,将会是官联公司管理层洗牌的关键,因为现有管理层都是由他一手遴选和引进的。

他们包括包括国库控股公司董事经理阿兹曼莫达(Azman Mokhtar)、马银行首席执行员瓦希德奥玛(Wahid Omar)、国能首席执行员仄卡立(Che Khalib)、马资源董事经理沙里尔利祖安(Shahril Ridzuan)和首要媒体董事经理阿都拉曼(Abdul Rahman Ahmad)。

一名观察家指出,“纳吉可能会会有他自己能够信任,并被视为更适合出任这些职位,带领公司前进的人选”。

不过,纳吉在出任财长后所召开的一场企业圆桌论坛可能能提供一些讯息,因为6名出席者都是由纳吉本人遴选的。

这6人分别是阿兹曼莫达、国库控股董事末诺尤索夫(Md Nor Yusof)和莫哈末阿兹曼(Mohamed Azman Yahya)、Konsortium Transnational公司主席莫哈末纳兹米(Mohd Nadzmi Mohd Salleh)、沙布拉集团主席沙里尔、联昌国际银行集团董事颜威明(Gan Wee Beng,译音)。

这家英文报章也点名两名在公共机构服务的专业经理人,可能会获得委派更重要的职务。他们分别是联邦土地发展局控股有限公司(Felda)首席执行员巴克沙列(Bakke Salleh)和武装部队基金(Lembaga Tabung Angkatan Tentera)主席罗丁沃(Lodin Wok Kamarudin)。

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

new system "bursa trade"

24 Nov 2008: Special Report: Making Bursa more robust

24 Nov 2008: Special Report: Making Bursa more robust
by Kathy Fong
Email us your feedback at fd@bizedge.com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trading glitches won't happen gain on Bursa Malaysia after the new trading system the stock exchange will be adopting comes into effect on Dec 1. But should it recur, CEO Datuk Yusli Mohamed Yusoff says he is confident the local bourse will be able to resolve the problem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ly.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we won't have trading glitches because we are dealing with computers, which could fail for any number of reasons," Yusli tells The Edge. "But the more important issue is how quickly we can recover from the system failure."
Bursa certainly learnt a hard lesson in "disaster recovery" when a technical glitch disrupted trading on the exchange for the entire trading day on July 3. The system failure drew strong criticism at a time when selling orders were said to be lining up.
"It wasn't something that ought to have happened. Neither is it something that brokers like but it did happen," says James Lau, Kenanga Investment Bank Bhd's senior director (equities). "But the glitch in July gave Bursa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and be more prepared for such incidents in the future," he adds.
Lau believes that the technical problem has helped alert Bursa to its weaknesses in IT management in terms of problem diagnosis and recovery.
Indeed, Bursa delayed the launch of its new trading system, Bursa Trade Securities (BTS), after the trading glitch on July 3. The launch was originally scheduled in late July.
"This (the trading glitch) really caused us to take another look at some of the processes in terms of how we can recover from system failures when problems occur. Hence, we decided to postpone the launch while we improve on these areas. And now we feel confident that we are in a position to launch the new trading system and will not see a repeat of what happened in early July," says Yusli.
"In hindsight, the glitch gave us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some of our processors. As a result, we are more confident in recovering our system within a shorter span of time. Because of what had happened, we are forced to make some changes," he adds.
Bursa appointed new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Lim Jit Jee following the resignation of Yew Kim Keong after the trading glitch.
"The fact that it had already happened is a huge lesson to be learnt. However, we shouldn't be harping on it. There has been enough criticism; we should just look forward to the new trading system," says Uday Jayaram, 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s (M) Sdn Bhd head of equity research.
Uday says the new trading system would put Bursa "on par" with the world's developed stock exchanges in terms of technology.
One key feature of the new trading system is that every trade will be matched instantaneously. BTS enables real-time and continuous matching of orders compared to the 10-second matching under the current 18-year-old SCORE. This makes online trading faster and more responsive.
Besides that, the trading system will help the regulators to curb price manipulation. The system will set the theoretical opening and closing prices.
The pre-opening price process enables real-time calculation of stock prices for first matching at the opening phases. This is useful for investors to gauge market sentiment better, as the pre-opening period is made transparent. "These 'marking of prices' at close had been an issue with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about fair price behaviour under the SCORE system," says Lau.
The current system is not able to prevent traders or syndicates from pushing up prices shortly before the market close. "This has been a nightmare for brokers a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supervis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ir dealers and remisiers," he adds.
The scenario will be different with BTS. The buying and selling will only be done at a fixed price during the 10 minutes before closing time.
The trading system, which forms the backbone of the stock exchange,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local bourse. It will enable investors around the world to have direct market access (DMA) to Bursa. "After we have DMA, someone from Chicago or Iceland can put in a trade to his or her terminal and go straight to Malaysia. The world is our market then. In the old days, someone had to call one of our brokers [to execute trades]," says Omar Merican, Bursa COO.
DMA is already available on the derivatives exchange. Bursa will only start to offer DMA six months after the new trading system is launched for equity trading. "The delay is to ensure we have a smooth run on the trading system first," says Yusli.
Multi-currency trading platform is another area that Bursa could explore with its new trading system. According to Omar, Bursa should be prepared for multi-currency trading in the first quarter next year. This will pave the way to making Bursa "international".
"In the future, we can have foreign currency products, for example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and even yen or euro-denominated securities, being traded on Bursa," says Yusli. But, this will not happen so soon, given the soft sentiment in the global equity markets, he adds.
Bursa has spent some RM100 million on the new trading system for both the derivatives and equity exchanges.
According to Yusli, Bursa had to spend a large sum mainly because the trading system had to be customised. "We have to customise the system so that it could meet our requirements which other developed markets don't have. As a result of the these enhancements, the project became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otherwise would have been. This explains why the project took a longer time and is more costly to implement," he says.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美国证监会要求巴菲特披露衍生品投资细节

发表时间:2008-11-26 07: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肖艳

近来,随着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的信用违约互换(CDS)保费的飙升,全球媒体都将矛头对准了伯克希尔和它的掌门人巴菲特。就在大家热议巴菲特的豪赌和伯克希尔的风险时,巴菲特终于作出了回应:他将就伯克希尔投资衍生品的风险评估的问题,向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

年报公布衍生品投资细节

周一,巴菲特通过其秘书DebbieBosanek发出一封邮件:公司2008年的年报将公布其衍生品估值的各个方面的细节,并将论述衍生品定价公式的不足,此前,“我们从不用这些公式”。巴菲特在电子邮件中解释,如果要想伯克希尔全部负担355亿美元的债务损失,那么包括标普500在内的四大股指必须全部跌至0。对这一债务损失的估计在9月30日本来是370亿美元,由于最近的汇率波动,这一数字有所减少。

这一消息可能缓解投资者对于伯克希尔衍生品投资已发生损失的焦虑,和对潜在的评级下降的可能性的担心。如果2019年四个股指下降至协议规定的水平,那么衍生品的购买者将获得由伯克希尔公司支付的几十亿美元。11月7日,该公司表示三季度末它在此合约上的债务损失已达67.3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从11月7日至今,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已经下降了23%。对冲基金T2PartnersLLC经理WhitneyTilson说:“市场如此恐慌,以致全世界我们最尊敬投资者的管理的公司的股价,在没有任何新闻甚至传闻的情况下下跌了30%。”这家基金位于纽约,管理着1000亿美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先卖后问为什么的世界。”他说。Tilson说,他们公司在伯克希尔股价下跌时翻倍增持了该公司的股票,持股比例从10%增加至20%,部分增持股是在75000美元/股的价格买入的。11月20日,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曾跌至74100美元/股,第二天就上升至90000美元。

担保金要求非常少

投资者还在担心伯克希尔公司可能不得不增加担保金,以避免出现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倒闭等一系列事件。在巴菲特的邮件中,他说担保金的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非常少的”。第三季度结束时伯克希尔有334亿美元的现金。

今年9月30日巴菲特向被保密的客户卖出了价值48.5亿美元的衍生品合约。在此协议下,如果在2019年的某一特定日期,市场指数低于他们签订协议时的水平,伯克希尔就将赔付。同时,伯克希尔可以用现金购买股票或兼并收购。衍生品的债务损失的计算不是伯克希尔已经赔付的现金,而是股指的价值的下跌造成的损失。首席财务官MarcHamburg7月告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司通过包括股价、利率、美元汇率、以及市场的波动性在内的模型来计算衍生品合约的价值。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要求伯克希尔披露更多关于合约定价的内容。此前对于伯克希尔债务问题的担忧导致与公司债务有关的CDS价格飙升。固定收益的投资者购买CDS来对冲公司不能到期支付债务的风险。市场对公司越有信心,CDS的价格越低。而据CDS价格服务公司CMADatavision数据显示,本周一伯克希尔公司CDS的保费下降了65个基点,至365基点。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转) 韩国人认为孔子是韩国人的理由,很有道理

  韩国人认为孔子是韩国人的理由,很有道理(转)
  
    韩国有人说,孔子是韩国人,这种说法深深地伤害了以孔子而自傲的中国人的自尊心,因而人们群起而攻之,但是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有一个人去听韩国人解释他们的根据吗?有没有一个人去了解韩国人的想法呢?
    本人不懂韩国语,无法去韩国的媒体书籍中寻找他们的根据,但根据我所了解的一点粗浅历史知识,站在韩国人的角度出发,为韩国人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会认为孔子是韩国人。
    我们知道,构成华夏族的三大主体来源之一,是被称为东夷的部族,而此部族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炎黄部族的人们对生活在他们东方的所有异族的统称,据此可以说,不仅仅生活在辽东和山东半岛的人是东夷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上的居民也是东夷人。
    在中原,东夷人生活的区域为山东半岛,也就是黄河的下游。
    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被发源于黄河下游的商部族消灭了(据记载,夏的后裔逃回北方草原,形成了后来的匈奴族)。
    商,起源于黄河下游,那正是东夷人的聚居地,因此,商朝的统治者肯定是东夷人无疑。
    公元前十一世纪,来自黄河上游的周部族又消灭了商朝,他们没有对商朝的后裔赶尽杀绝,而是分别对待:对抵抗分子坚决消灭;对投降的商遗民授以土地,册封诸侯,周代的诸国“宋”就是商遗民被册封的诸侯国。
    在春秋时期,宋国出现了一次大规模动乱,一位宋国的王子出逃到了宋的北方邻国“鲁”,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他的一位后代成了鲁国著名的将领,而这位将军的第二个儿子正是大名顶顶的孔丘,孔夫子。孔子,是商纣王的直嫡传后裔,是东夷人的后代。
    在商朝灭亡的时侯,遗民除了被消灭和被征服的,还有一部分效仿夏遗民,远远的逃出了国境,到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去重新开基立国,这就是“箕子朝鲜”。
    箕子本是商纣王的叔叔,他不满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因此不被纣王重用,但周亡商以后,他也不肯屈身向周王投降,因此率领部属离开故国,北上辽东,在那里建立了新的殖民地,沿用“商”的名号,并逐渐领土拓展到了朝鲜半岛。
    因为箕子及其部属本是东夷后裔,而朝鲜半岛上生活的也是东夷人的后裔因此绝对不能说箕子入朝鲜是“入侵”。
    箕子的力量毕竟太弱小,再加上在那个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年月里,一群逃难的难民初到异乡去重建生活,要想活下来都困难,更不用提与强大的周王朝对抗了,因此,箕子入朝鲜后不久,最终还是向周王俯首称臣了。周王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允许箕子“保其宗庙”,但不能再以“商”为号了,赐名“朝鲜”。朝鲜一称自此诞生。
    韩国人是东夷人的后裔,不无论他们是箕子后代还是朝鲜半岛上土著的后代,他们都是东夷人无疑。孔子作为商王后裔,当然也是东夷后裔,就是与韩国人的祖先同族,因此韩国人有理由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是韩民族人。
    但有一点韩国人没有意识到,东夷人也是华夏族的祖先,如果韩国人自认是东夷后裔,那他们就不应该再跟中国人搞血统之争,这种争斗毫无意义,与同胞兄弟争论谁跟自己老爸的血缘更近是一个道理。
    有了上述的认识,相信国人就不会再为韩国人把孔子当成韩国人而生气了,毕竟,“中国”“韩国”只是当代的民族国家的名称,而孔子却是早已经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的文化符号,而文化无国界。
    如果根上述理由,日本人也可以说孔子是日本人,而且他们还可以拿出一点韩国人没有论据,那就是“徐福是从山东起航的,三千童男女当然是山东人,也就是说,这三千童男女的后裔--日本人,当然有理由说孔子是他们的老乡。

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

maybulk other operation

因应网友讨论,而开的主题。
http://ohaiyo99.blogspot.com/2008/11/119-maybulk-q3-result.html


source from 2007 AR












maybulk的业务分类有三, tanker , bulker and other.

other 又能分成 SHIP BROKERAGE, MANAGEMENT , and other.

没错,other 中有other.

这个other 分类有点不简单,他还包括了 股票投资收益(gain or loss on disposal) ,外汇收益,股票重估收益,股息收益 (dividend income ) 。



所以,我们在计算maybulk other income的时候,公式可以简化成

+ gain on disposal of fixed asset
+ gain on disposal of vessel
+ gain on SHIP BROKERAGE, MANAGEMENT and other operation
+ gain on interest income






maybulk 08年第三季的other income是93,130

原因是。。。
+ gain on disposal of fixed asset = 0
+ gain on disposal of vessel = 158537
+ gain on SHIP BROKERAGE, MANAGEMENT and other operation = -90181 - (-15076) = -75105
+ gain on interest income = 8657

sum = 92,089

验证在他期季报,也很准确。


有两个item很容易引起误会,那就是provision(allowance) for receivable, 和 impairment loss.
上述两个item分别是计算在 cost 和 exceptional item里的, 不该计算在other income里。


如有说错多多包涵。



截稿前的新发现:
我发现一个item相当值得注意,那就是Exchange translation reserve
如果没有错,这个item是用来计算固定资产的,因为固定资产短期不能变现,所以任何汇率变动都不会有收益和亏损。
相信船只是用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价格上升,船价就会提高。
船价提高,Exchange translation reserve就会跟着提高。
第三季截止,Exchange translation reserve增加了69,382 ,可能意思是说, 船只增值了69,382。
但以现在的情况,要提高船只售价是不合逻辑的。

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求求马华手下留情

这是转摘,谢谢。

不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若是真的,要求求马华手下留情还是要感谢马华拔刀相助呢?也难怪,叶老板的枪手多是马华的老臣子。
新纪元到了马华手上,会像什么学院呢?
唉,从独立到现在,陈东海的健忘弄丢备忘录,陈修信的独大铁树开花,沈老的被开除党籍,陆老师的被打,被取消退休金,华文国中的改制。。你们对华教的付出也该够了吧。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93464

曾几何时,我们变成反董教总的一群?
新纪元赞助人 | 11月20日 傍晚5点36分
身为董总及新纪元赞助人的我,这十多年来,对于董总的支持与爱护从不冷却过,虽非大富大贵之人,但任何董总的筹款活动都愿意尽心尽力的加以配合与推动。

但最近新院的风波,眼见叶新田主席应用权谋,铲除异己,罔顾新纪元家长、讲师及学生的诉求,一意孤行解聘柯嘉逊博士,在整个董总的行政团队唯亲是用,搞到人心散漫,一批批热心华教的专业人士相继离去。

董总本应是全国60所独中的领头羊,然而,自叶新田主席上任以来,除了铲除行政主任莫泰熙的“丰功伟业”外,到底你为了全国独中做了那一丁点的贡献?对于新纪元及全国独中的发展,我心存疑虑,这种感受也绝非我个人独享,只要是对华教有热诚的,了解真相的,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有近千来自全马各地的华教人士在11月16日聚集在新纪元学院想和叶主席对话的原因?但你人呢?

从新纪元发展至今,我实在看不出有任何柯院长应被解聘的理由,全院学生1,442人,教职员123人分别有802人及92人签署要求柯院长留任,这难道不是人心所向吗?

小弟不才,敢问叶新田主席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丰隆集团捐献一百亩地作为新纪元的新校地是否心存感激?

2)董总与丰隆集团签约前,是否有勘探这地段的地质如何?根据工程顾问骆清忠的汇报,单单填土工程就必须耗资千万以上,任何建筑物打地基的成本比较原有建筑物至少超过5倍以上,如此耗尽华社捐款去发展这地段,值得吗?

3)更令人感到不能接受的是限制新纪元只可在此地段发展,不能设立分校,此举我只能解释为耗尽华社的资源,为他带动周边的产业,不知叶主席是否有同感?

最近很多媒体的报道都偏向叶派的言论,甚至强调董总已通过“民主”的程序议决解聘柯院长,我们这一群“拥柯者”实在不应该挑战董总的威信。甚至某些人更组织某某捍卫董总委员会,俨然把我们视为反董总的一群。

我不禁要问,像我这种名不经传的人心尚会滴血,更何况沈老、张老、刘锡通律师、李万千等等董总元老。11月2日的会议过程,许多人从报章上的报道只知议决的结果,却不知当天叶新田主席是如何的“民主”,如果有出席11月16日当日在新纪元学院听冯秋萍律师的演讲,就会了解叶新田所谓的民主时如何操作。

作为新纪元学院的理事长,区区院长续聘问题都不敢面对学生、讲师、学生家长及赞助人,试想将来华社面对的华教问题,请问主席您会勇敢为我们请命吗?

谢诗坚在南方学院讲座会上说,二月份马华在中华总商会告诉他,马华有兴趣想要领养新纪元新校地,他很羡慕,不知叶主席是否有同感?若是,小弟可要恭喜你,也要恭喜自己,因为从此我再也不为董总或新纪元烦恼。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417179&extra=page%3D1


by teaman
唉,基本上很难,董总是华小和独中董事部组织的。我们看看我们附近的华小董事长,有几个不是马华的?好像霹雳董联会主席张华医生,马华过去党要,在上两届大选,输给只驾摩多的曾福仔,可知在当地多不得人心。连他是什么学校的董事部代表我也不清楚,肯定不是独中的。董总就是有这些人联会组织的。
我这里的华小董事长,也是马华的支部主席,建校认捐一万,学校建好了,要启用了,赖账不给了。

问题是我们华社没有危机意识,也有很多非独中生,对华教的历史不清楚,其实我们今天可以念华小,也是一些老前辈在捍卫母语教育,诚如沈老常说的,接受母语教育是基本人权。我们争取的是这个。
当年华文中学改制,马华也是说是华人的福利,接受政府的津贴,到最后却沦落到华文班也没有。

要叶老板下台,只要我们华社团体能够团结呼吁,应该他没理由再坐在这位子。

马华一路都想以华社保镖的形象来争取华人票,可惜却越争越少。在308之后,难道马华没有想如何去争取选票吗?
每个人都说,华文教育就会让华人团结。马华难道不明白吗?在内阁争取不到什么,就走旁门左道了。
雪邦新校地就是关键,华教的事,为什么不能公开呢?还有什么秘密议程吗?
如果叶老板签了这合约,华社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了。没有这样的财力来建好新院,放弃吗?不可能吧?
如果在华社在为新校地的建筑费烦恼时,如果有人领养,那就是华社,华教的救星。再加上升格为大学,谁会流名千古?谁会从中得利?
然,有着独大使命的新纪元,会变如何?就算搞得像拉曼一样,政府还是不承认其文凭,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譬如统考,如果政府要承认,那必须要改教学媒介,那独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新纪元的情况就是这样,要什么认证,但变质了,还算什么新纪元呢?
矿湖地建大学,一依格几千元的土地,就可变每方尺十元以上的价格?
其中有什么玄虚,值得想想....。。。。。。

跨洲天然气管计划开跑

这是转摘,谢谢。


http://cforum3.cari.com.my/forumdisplay.php?fid=401&page=1&showoldetails=yes

耗资30亿。长520公里

天然气是由沙巴产生,跨越3个省,被运去沙捞越民都鲁

铺天然气管道的公司是 PUNJLLOYD.OILAND GAM (M) SDN.BHD
公司负责人说这个项目会在36个月内完成,现在正在开辟公路的工作

工程很困难,36寸煤气管道,埋入地下一米,穿越数十条河流,高山峻岭等等

沙巴金马利油田---->520公里管道----->民都鲁液化煤气厂提炼------>出口到外国


预算30亿,一直受到沙巴一些政党反对


308大选后,首相访问沙巴时,有沙巴州国会议员当面表示不满,表示天然气是沙巴州产的,却被运往沙捞越,管道沿途地区的居民也不能享用,,无法让沙巴人民受惠,对沙巴人民极不公平。


沙巴斗湖区国会议员 蔡顺梅日前在国会下议院指出,沙巴是全国第二穷的州, 政府应该用天然气的生产,带动周内石油化学与相关产品工业的经济活动,为沙巴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应该在金马利建造天燃气发电厂,取代煤炭发电。

政府也应该用30亿为赤贫家庭兴建廉价屋,和发展更多基础设施。应该取消这个天然气输送计划。

------------------------------------------------------------

以上是本人总结的新闻摘要。大家可以的话就去看原版

我朋友说,这项工程早早就在秘密的进行,根本不想让人知道。

我觉得,直接拿沙巴的天然气,肯定政府也不好意思。
所以就把本州的东西运到别的州,然后自己再研究怎么用
反正到时候天然气都在沙捞越,政府想在那里怎么用都可以,又不是你们沙捞越的气,
沙巴又这么远,没人可以管我,我可以随便用了,哇哈哈哈


就这么一次又一次的给沙巴抽血吧,这一针插下去,就可以抽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都抽不完

有什么工程,如故为沙巴好,就在沙巴做啊,不是说大家来做天然气,如果建天然气工厂货相关的东西,给沙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好啊。

30亿啊,弄好沙巴水电先吧,这个是最基本的啦


我要是不用开工养活自己,我都打算去街头做宣传
大家签名抗议

不过怎么说我都是外国人,我是中国的,我从2月过来沙巴,我都愤怒了很多次了,我都想参加某政党。

真的是太过分了,沙巴都这样了,还有血可以抽。

我来到沙巴。。。。。我觉得这里可以赚钱,我才留在这里的,因为: 说好听的,这里人民风淳朴。
说不好听的,白痴太多,超级好骗,可以说是没有头脑,随便跟你介绍个东西,你都可能会掏钱了。

不过不好意思,这个不是我先发现的,政府早就发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来让沙巴掏钱,抽沙巴的血,赚钱不跟沙巴分。




大家继续,我要收工了。大家继续啊,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是有关沙巴前途的事,有关人民的事,有关尊严的事,有关沙巴人智商的事。

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把人民的想法带到国会的可能。。。。希望林吉祥可以把消息带到国会
不过我不知道怎么联系他。。。。。。



好了,大家继续

由 弦砸人等 于 20-11-2008 07:14 PM 编辑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股民思想幼稚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是转摘,谢谢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410421&extra=page%3D1


那就是度过太长无聊的"少年"(adolescence)时期.
adolescence这个字,在1900年之前是不存在的.这是个新词汇.

在过去,基本上没有分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只有儿童和成人,其余细分一概不流行.

但是为什么现在多了一个从13岁到24岁,甚至更高的青春期,学习期呢?
这和现代被策划的强制性教育制度有关.

现代教育制度,和古代不同.
来说一个人,他13岁没有到,就读通古典文学,18岁没有到,基本了解的东西从哲学,科学,社会学到神学都了解.
到了22岁,基本上金融,经济,会计都达到很精通的层次.

他并不是神童.(虽然他曾经有个日子被一些人当做是这么一回事.)
这也和各种现代流行的变态军队式教育制度无关.
他从来没有试过熬夜读书,对他来说,炫耀熬夜读书根本就是个笑话.这种东西都好拿出来炒.

之所以能够掌握到那个知识阔度,主要原因在于他有阅读习惯,自由阅读.
后来到学习会计的时候,他一天花在学习会计等商科上面时间没有超过5小时.

其实,这在古代是根本不出奇的.
所谓青春期,学习期,完全被人为恶意延长,主要目的就是愚民.
(在强制性教育制度下,人,一个年龄阶段,一个社会档次,只能学习一种东西.这极大限制了思想上的发展.)
这里建议看这本书:
the underground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
http://www.johntaylorgatto.com/underground/

美国开国元勋-Samuel Adams,14岁进harvard college,18岁得到Bachelor of Arts degree.

美国第一任总统-George Washington是He was educated in the home by his father and older brother.
他17岁那年,就是surveyor of Culpeper country(很多国家一个无法全职合法工作的年龄.而且这个职位还是他因为有丰富surveying经验后被任命的),他在这个时候已经经商,并且拥有不小财产.

其中一个美国总统-thomas jefferson,24岁那年成为执业律师.(今天美国的法学院需要第一个文学士资格,总共需要7年时间获得一个法律学位,如果加bar examination,可能需要8年.)
他16岁那年就进college,读了2年,就以最好成绩之一毕业.在那2年里面,他读数学,哲学,文学.

第二大陆会议主席john hancock,13岁进harvard university,然后4年后,17岁获得bachelors degree.

生物学家达尔文16岁那年进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无所事事,成绩极差的度过了前三年,他爸爸又转他去cambridge读神学.

牛顿从大学回到家无所事事那18个月里面,相继完成了光学,引力和微积分的重大发现.
(牛顿是读医学的,他在学校是到处混一些相关科学而已.)

上面这些还是有读过很多书的.
tesla和edison都没有受过什么正规学校教育.(明显,在学术上,这比上面几个都不差,和头几个比,更卓越.)
美国早期antifederalist里面受过正规教育的远没有他们对手多,但是掌握英语词汇丰富.


用the underground history of american education作者的一句话形容:
"在强制教育环境下,人们被误导知识和学历/执照有关,结果没有相关学历/执照的人盲目迷信有相关学历/执照的人,而有相关学历/执照的人又没有相关的知识."

如果这在股票市场......
这就代表...
你有看见报纸,报告新闻,和论坛上,
很多人相信政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政府有智慧和意愿解决问题.
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有经济学位,所以由他们来预测/解决经济问题肯定有资格.
基金经理,有外国学历,有经验,他们的意见肯定有参考价值.

好了,
看完这些观点,可以很明显发现一个现象.
他们选择相信,而不是分析.
(如果你听他们的见解,你会发觉他们来来去去都是重复"专家"说的话.专家说长线投资,他们就长线投资,专家说我在价值投资,他们就说价值投资,专家说,现在是逆潮流而行的时候了,炒底的时候了,他们就重复.
除此之外,全无精辟见解,全无个人意见.他们的个人意见,我写包单可以google出来的.我照着他们的话打google,肯定可以search到一大堆.)
他们认为有专业资格的人有能力,他们不是有专业资格的人,所以选择相信专业人士比较好.
(他们不懂什么叫专业.)
他们相信这些有经验,有学历的人一定比没有经验和学历的人要好.
(事实决非如此.)

本文的主题在于,那些在大学里面学习经济,金融,甚至会计的人,他们被愚弄了,而那些相信小学生应该读小学书,中学生应该搞好中学知识的人被愚弄了.

他们迟早会发觉,他们在强制性教育制度下学的知识,在现实社会完全无实际效果,而且有阻碍他们走向真理作用.

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新紀元風波‧歐陽捍華:獻地開荒‧豐隆合約不利新院




豐隆捐給新院的雪邦校地類似沼澤地,目前處於未開發的“蠻荒”狀態。(圖:光明日報)
豐隆集團在雪邦開發屋業後,獻地給新紀元,希望新院的建設能帶旺當地屋業發展。(圖:光明日報)
歐揚捍華:新院風波的演變已漸漸傾向非理性,它所引發的負面影響遠超過正面影響。(圖:光明日報)


2008-10-23 20:22
(吉隆坡)針對雪邦校地是引致新紀元學院風波的其中一項導火線的說法,新紀元學院前校友會主席兼雪州行政議員歐陽捍華說,豐隆集團捐贈雪邦校地給新紀元的目的在於讓新院到當地開荒,以便帶旺豐隆在當地發展的屋業計劃,由於豐隆所擬定的合約內容不利新院,因此,董教總至今仍未正式簽約,雙方尚在洽談中。

“合約內容顯示,位於雪邦太子城的校地發展計劃共分為5個階段,而發展商規定院方必須在15年內,即在2023年5月18日或之前完成建校工程。有關合約也註明,新院在建設雪邦校園的15年期間,不能以經營或聯營的方式在其他地方開設教育性質的機構。”

換句話說,一旦董教總簽下這份合約,目前位於加影的新紀元校區就必須被關閉。

“由於董教總通常都是通過向華社籌款的方式來籌措建校經費,因此,董事部擔心無法在短短15年內籌足資金來建設雪邦校地,與此同時,董教總也認為合約禁止院方在其他地方開設教育機構的條款也不太合理。”

沒信心籌建校費

他補充,從商業角度來看,豐隆所擬定的合約有利於己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它必須考慮到新紀元屬非營利機構的現實條件。

“若合約規定新院必須在15年內完成雪邦校園建設工作,那表示董教總必須在15年內籌足龐大的建校費用,試問,向來靠民間捐款運作的董教總又如何能保證在15年內籌獲巨額的建校費用呢?”

他披露,董教總已因此發函要求豐隆集團檢討合約內容,但至今仍無下文。

“其實,豐隆集團是於前董總主席郭全強在任期間提出獻地計劃,不過,郭全強當時只和豐隆簽署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今年6月,現任董總主席葉新田原本打算跟豐隆正式簽約,但因董教總董事部發現有關合約有問題而未簽約。”

董教總仍未簽約

詢及董教總在合約內容不利新院發展的情況下,仍繼續與豐隆洽談合作計劃的原因時,他說,由於雪州已沒有可供開拓為學院的龐大空地,因此,董教總當然希望取得豐隆集團所捐獻的地段。

“不過,當豐隆集團在合約所列的條款明顯是要新院扮演開荒角色後,董教總就基於有關條款不合理而未與豐隆簽約。不過,董教總至今仍認為雙方還有商量餘地。”

據他所知,董總一直都希望新紀元像傳統大學般擁有寬闊的校園。“我的立場是,如果有機構願意無條件獻地,新紀元但受無妨,因為新紀元可等至籌獲足夠資金後才發展有關校地。”

他說,如果豐隆集團能取消合約中不利新紀元發展的條款,甚至無條件獻地,那麼,新紀元當然可安然接受有關獻地。

大學模式方向不明確
華語媒介語不夠鮮明

新紀元學院校友會前主席歐陽捍華認為,以華語作為教學媒介語屬新紀元學院的特色,但有關特色仍不夠鮮明。

“華社的目標就是成立一所以華語作為教學媒介語的高等學府,而這正是新院肩負的使命。”

“其實,新紀元及董教總本身也不太清楚要辦何種模式的大學,新院未來的方式該怎麼走?”

“董教總及新紀元到底要辦一所怎樣的大學是很重要的課題,他們要辦中國台灣式的大學,還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學?若方向不明確,就難以辦出一所出色的大專院校。我個人希望新紀元能走出馬來西亞華人及社會的特色,但卻符合大馬國情,且能同時兼顧華教特色及職場需求。”

他舉例,所謂的華教特色及職場需求指的是一些課程,如華文、歷史能以華文教導,若是實用性課程,如商科,則應基於我國的商業來往通常是以英文為主,而在該科系強調英文的運用。此外,英國文學科系也應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語。

“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新紀元必須設有中文系。”

升格須符高教部規定
學術水平應先提升

針對新紀元學院應否為了爭取高教部的認證而放棄本身的特色的問題,新院校友會前主席歐陽捍華說,新院在向高教部申請升格為大學時,當然必須符合高教部的規定,不過,當局過去在處理新院申請升格為大學及課程認證事宜時確實存有政治性考量,而政治因素不應被作為考量條件。

“新院想要升格大學應是長遠的目標,所以,新院應先設法在學術性方面達到標準,然後才設法處理政治因素。”

他強調,大學的功能在於傳授知識、製造知識及應用知識,因此,新院應據此重塑該院的功能。

“不過,新紀元的成立牽涉到華教的歷史背景。新院當年是在華教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況下誕生的,如果有一天華教不再受到壓迫,那麼,新紀元被視為華文大學的部份將失去意義。”

此外,針對一些人主張屬民辦學院的新紀元應選擇在體制外運作而非申請升格大學的說法,他並不苟同,“因為國有國法,若法律不合理,我們就爭取,而非逃避。”

董事部理財‧校方管學術
雙造職權應劃分

畢業於新紀元學院的歐陽捍華主張,董教總董事部與新院院方的權力和職責應清楚劃分。“董事部應負責財務部分,而院方則負責學術及管理學院。”

詢及院長招聘工作應否交由董事部處理的問題時,他說,按照現有規章,學院聘請院長確需由董事部通過,因此,在規章未被修改之前,院方應照章行事。

不過,詢及董事部應否續聘現任院長柯嘉遜的問題時,他卻不願置評。

柯葉雙方各有對錯

此外,在新院初創時期入校就讀的他,對涉及新院風波內的兩位主角,即董總主席葉新田及新院院長柯嘉遜皆十分熟悉。

他說,柯葉兩人的矛盾始於董總前主席郭全強時代,在加上各種恩怨及人事糾紛等因素後,使得新院風波更形複雜。

他認為,在新院風波上,柯葉雙方各有對錯,不過,他們不應繼續擴大有關風波。

“新院風波的演變已漸漸傾向非理性,它所引發的負面影響遠超過正面影響,如不制止,將會導致新院未來招生困難。”
光明日報‧2008.10.23

雪邦太子城百亩地 丰隆捐献新纪元 高教发展掀新章

2000年7月14日,丰隆集团旗下的 Vintage Heights 有限公司,捐献雪邦太子城100 英亩土地予董教总新纪元学院,为新纪元学院及未来“新纪元大学”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天,在丰隆集团总部讲堂举行的献地签署仪式上,董总、董教总教育中心、新纪元学院理事会主席郭全强形容这个义举足以比美50年代新加坡福建会馆捐500 亩地兴建南洋大学的光辉事迹。

丰隆产业总经理叶顺泰较早时致词指出,新纪元学院的建立将带给当地人民不少利惠,使他们可以在雪邦太子城里享受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设备。

受邀见证签约仪式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赞扬丰隆义举,他呼吁全国企业家及发展商,尤其是已打好基础的各族商业翘楚,把金钱捐献予富有意义的教育事业,对新纪元学院3千万建设基金作出反应。

当天,董教总领导与常委及各部门行政人员、新纪元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丰隆产业与Vintage Heights 要员及职员、各界人士,济济一堂,见证了我国华文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页。

2006-08-16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常青集团否认环保组织说法 澄清没在巴国森林非法伐木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92615

11月6日 傍晚7点42分
针对日前巴布亚新几内亚环保组织Eco-Forestry论坛宣称,巴布亚新几内亚最高法院上周裁决撤销常青集团在该国西部的卡姆拉多索(Kamula Doso)森林所拥有的伐木权一事;常青集团今日传真一份文告给《当今大马》,驳斥有关的媒体报道是错误的。

常青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伐木活动的总监詹姆斯刘(译音,James Lau)声称,有关的媒体报道指常青集团属下的伐木公司涉及一宗卡姆拉多索地区非法伐木法庭案件的报道是完全不正确的。

同意把案件转到低庭审讯

他指出,案件的真正内情是,常青集团属下的Wawoi Guavi Timber Company Ltd (简称WGTC),同意把一宗涉及巴国森林机构发给该公司伐木地区毗连森林的案件,应该从巴国最高法院移交到国家法庭审讯,以便使到所有受到巴国森林机构决定影响的各方的心声获得聆听,这包括Eco-Forestry论坛、巴国伐木业的公司以及涉及到地主集团。有关的指令已经由最高法院在10月28日所发出。

他说,这与Eco-Forestry论坛要求媒体报道的版本有所不同,因为有关的报道毫无根据地指控常青集团与巴国政府的代表进行非法的勾结。

森林伐木权分配仍未完成

詹姆斯刘强调,这些指控皆是不负责任的荒诞想像。他说,WGTC及常青坚持对巴国的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并遵守该国法律。他说,WGTC不曾在卡姆拉多索地区进行任何的伐木活动,因为根据巴国森林法令,该地区的伐木权的分配过程仍未完成。而类似Eco-Forestry论坛的环保组织声称卡姆拉多索地区已经出现非法伐木活动,不但具有误导性,更是完全不正确的。

环保组织指常青审前认错

根据Eco-Forestry论坛的说法,该国最高法院是在10月30日裁决,撤销常青集团在有关森林的伐木权。而非政府组织在过去两年一直通过法庭争取,要求撤销常青集团在卡姆拉多索森林的伐木权。

Eco-Forestry论坛也指称,在该国最高法院於上周四开审前,常青集团才承认本身是通过非法方式获得伐木权。这招致环保分子批评,指常青集团虽然早已知情,但却在过去两年内极力捍卫本身的非法伐木权。

绿色和平(Greenpeace)的澳洲太平洋森林协调员山莫格(Sam Moko)说,“常青集团在过去两年已经知道有关伐木权是非法的,但是却等到案件在最高法院开审前最后一分钟才承认”。

“在过去两年,它利用巴布亚新几内亚司法制度来威迫起诉人,要求案件被撤销。”

Eco-Forestry论坛主席肯蒙迪艾(Kenn Mondiai)形容,法庭的判决是良好施政的一项重大胜利。他继称,这项判决向全世界展现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证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与伐木业者操纵非法伐木活动。

占地约80万公顷的卡姆拉多索被视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瑰宝,许多伐木公司都竞相争取在这片辽阔的原始热带森林的伐木权。

常青控制一半伐木活动

常青集团是在1976年由砂拉越木材兼媒体大亨张晓卿所创办,他曾是砂拉越人联党上议员,目前是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的主席,旗下出版的刊物包括《明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中国报》和《亚洲周刊》等。

根据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的估计,张晓卿的身家达到11亿美元,是全球排名第840的富豪。

常青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控制近一半的大型伐木计划,其出口的原木占该国的三分之一。

当地人士与环保分子曾指责常青集团涉嫌以暴力、威迫和贿赂来进行伐木活动。

同意把案件转到低庭审讯
森林伐木权分配仍未完成
环保组织指常青审前认错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柯嘉逊四大败笔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92611

植建成 | 11月6日 傍晚6点03分

很多人可能都搞不懂新纪元学院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倒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没被续聘的柯嘉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你不用搞懂事件中的是是非非,只要单从事件主角柯嘉逊的个性来看,大概就可以知道,柯嘉逊肯定会在这场内斗中败下阵来。

华人历史3千年互相恶斗的结果,使得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江湖的存在。举凡华人组成的基构、社团,最后都会走上互相批斗之路,像华人政党、华人公会、华人报社、华人商业组织,甚至是华人教育机构,只要时间够久,你一定可以等得到他们互掷泥巴,甚至是对薄公堂的一天。

柯嘉逊自小便是喝洋墨水长大,基因上已经是“很不华人”了,今天会落得这番田地,追根究底,就是他犯上的就是“三不一没有”的失误,如果他之前能够避免以下的缺点,肯定就不会落得今天的这幅田地。

没有熟读中国史

即使不爱看史书的华人,都知道中国的历史上,宦官、外戚和奸相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就是主宰政局的关键人物。这些人很厉害,平时笑里藏刀,暗地里勾心斗角,玩弄政权、肃清政敌比谁都厉害。像文武双全的岳飞,就是死在秦桧巧言令色的搀言之下;赵高可以在皇帝面前当众指鹿为马,却没人敢纠正他; 魏忠贤专坛朝政,诛灭东林学院的读书人,还自许为“九千岁”;和珅故扮忠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私下却敛财自肥……。

这种我们已经熟悉的故事,对受西方教育的柯嘉逊来说,大概都是很陌生的,当然就更没有办法揣摩官宦的精湛权术。他的法治观念很西化,秉持地是“每个人在做犯错之前,应该都是清白的”的假定无罪原则,而且他也认为,别人也会以真凭实据来判定他是不是一个好院长,而不只是扣帽子、贴标纤而己。

但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的观念,是那种“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阴柔哲学,柯某肯定就不懂了,他肯定也没听过“三人成虎”的故事,所以他一旦身处于一座东方宫庭,很容易就会低估了对手的心机,却又高估了群众的智慧。

不建立朋党关系

华人不讲法治和制度,只讲“关系”,连洋人到中国做生意也不得不买一本关于Guan Xi的书,就是为了更方便建立自己的“朋党”,好在日后能够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这些朋党之间,默契是这样子建立起来的:“今天我高调地投你一票,日后你当道了,别忘了给我一份优 差啊!”在哈腰鞠躬之间,就形成了“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陷害之”的情况。

对曾经被内安法令扣留400多天的柯嘉逊来说,大概会不屑、也没有什么财力去建立朋党关系。他总是一幅知识分子的模样,偶而着书《513事件》和当权者呛声,差点又有免费咖哩饭吃了;要嘛就是抱着吉打和学生弹笑,畅谈民主和制衡的关系。

独善其身的柯院长,很爱清静,一来不养家犬,有什么危难时,他就难以施袭,又窘于防御;二来又没有豢养文胆,文攻武吓的招术,他是动用不了的,所以一旦遇到华人社会常见的红卫兵式的革命运动。他会处于劣势,自不难明白。
不懂得模糊焦点

新纪元学院自6月发生了各主任被“请离”会议室一事之后,在议题的操作上,柯嘉逊等人也一直处于下风。

当柯嘉逊和他的同僚在争论他们有没有资格参与会议时,别人就丢出了“学院账目不清”的指责;当柯嘉逊快厘清账目的疑云时,又有人丢出“竟不知学院升格大学不成”之事;当柯院长强调他们有上呈教育部的信函时,再有人捕风捉影地扬言要公布“令人不安”的事实……。柯嘉逊的灭火行动总是白忙一场,没有一次能射门得分,皆因球门不断地在移动。

柯嘉逊的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学位,是英国知名曼彻斯特大学的正牌出品,他的教育只训练他如何当一位绅士,对于别人提出的疑问,就是要直接回答,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可惜柯氏只是一个社会学博士,如果他是企管博士兼教育博士兼哲学博士的话,那他懂得运用的招术就变化多了,可使出乾坤大挪移、龟缩术、冷处理过程、唾面自干战略,那他不仅不会丢官,还可能更上一层楼!

不懂得君臣之道

柯嘉逊在获知董总特大表决不续聘他之后,很负气地说出了一段话,说有人要他动用学院一笔上百万元的基金,但他坚拒不肯,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伐柯”的议程。

从柯院长的这一番言论,就可窥看出柯嘉逊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敬酒不喝喝罚酒”的那种人,别人低身下气好心向他挤眉弄眼,他不仅没去揣摩上意,还不识事务地给人碰钉子,自然给人留下一个“这个院长很难搞”的印象了。

柯嘉逊不懂得君臣之道,个性不够忠心,又太有原则,这犯了中国人职场的太忌,在china man的机构里迟早要碰壁的。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柯嘉逊却非常懂得西方人的领导之道,在他确定续任院长无望之后,全院师生陷入了如丧考妣的气氛中,主任辞职、员工沮丧、学生连署、校友声援,这些人可能都被柯嘉逊收买或者都是癌细胞吗?还是自动受到了感召,才和权威对抗?

一场“民间”的黄丝带保柯运动,虽然是很壮烈地展开了,但他们可能会成功吗?回头看看历史吧,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忠臣良将的下场都是很悲惨的,光荣革命的事迹,从来都没有华人世界上发生过。

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巴国法庭审讯前承认非法取得 常青集团的森林伐木权遭撤销


11月4日 下午3点21分

巴布亚新几内亚最高法院上周裁决,常青集团在该国西部的卡姆拉多索(Kamula Doso)森林所拥有的伐木权无效。

根据巴布亚新几内亚环保组织Eco-Forestry论坛,该国最高法院是在10月30日裁决,撤销常青集团在有关森林的伐木权。

批常青最后一分钟才认错
非政府组织在过去两年一直通过法庭争取,要求撤销常青集团在卡姆拉多索森林的伐木权。

在该国最高法院於上周四开审前,常青集团才承认本身是通过非法方式获得伐木权。这招致环保分子批评,指常青集团虽然早已知情,但却在过去两年内极力捍卫本身的非法伐木权。

绿色和平(Greenpeace)的澳洲太平洋森林协调员山莫格(Sam Moko)说,“常青集团在过去两年已经知道有关伐木权是非法的,但是却等到案件在最高法院开审前最后一分钟才承认”。

“在过去两年,它利用巴布亚新几内亚司法制度来威迫起诉人,要求案件被撤销。”

证明非法伐木活动遭操纵

Eco-Forestry论坛主席肯蒙迪艾(Kenn Mondiai)形容,法庭的判决是良好施政的一项重大胜利。

他继称,这项判决向全世界展现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证明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与伐木业者操纵非法伐木活动。

常青集团是在1976年由砂拉越木材兼媒体大亨张晓卿所创办,他曾是砂拉越人联党上议员,目前是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的主席,旗下出版的刊物包括《明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中国报》和《亚洲周刊》等。

根据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的估计,张晓卿的身家达到11亿美元,是全球排名第840的富豪。

常青控制一半伐木活动

常青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控制近一半的大型伐木计划,其出口的原木占该国的三分之一。

Eco-Forestry论坛执行董事汤姆斯(Thomas Paka)也称赞最高法院的判决,这显示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平民百姓也能够站起来反贪和胜利”。

占地约80万公顷的卡姆拉多索被视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瑰宝,许多伐木公司都竞相争取在这片辽阔的原始热带森林的伐木权。

巴布亚90%伐木属非法

绿色和平组织曾表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90%伐木活动都是非法的,主要是没有获得传统地主的批准,以及政府无法执行该国的森林法律。

山莫格说,“所有专利权必须被检讨,任何违法者必须被撤销。与此同时,有关政治人物与伐木公司之间的贪污指责,也必须立刻受到调查”。

当地人士与环保分子曾指责常青集团涉嫌以暴力、威迫和贿赂来进行伐木活动。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政府吸金大法- - 公积金局的骗局

这是转摘 谢谢

Date: Monday, October 27, 2008, 1:14 AM
> This is another method for KWSP to steal our money!
>
> Remember during Budget 2008 announcement last yr, our
> Finance Minister (cum PM) announced that in order to assist
> KWSP members to reduce the burden in housing load repayment,
> KWSP will allow monthly withdrawal from members' A/C II
> for the purpose?
> Sounds like a nice goodies!
> When you apply for the monthly withdrawal, you only
> need to provide KWSP yr housing loan & instalment
> details
> from yr bank and the bank a/c # you like KWSP to bank
> the monthly
> withdrawal into it. KWSP will approve yr
>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available amt in yr A/C II
> and compute the withdrawal period by dividing the approved
> amt with the monthly instalment amt. Application process
> takes about a month and you will receive the monthly payout
> promptly into yr bank a/c!
> Well everything appear to be nice and good. It was
> indeed a noble plan until you take to close look at yr KWSP
> Statement!
>
> The withdrawal plan is actually a SCAM!
>
> This is how the KWSP SCAM works.......
>
> Assuming you have RM100,000 in yr A/C II and yr
> housing loan's monthly instalment is RM2000/mth.
> KWSP will approve yr application of withdrawal from
> yr A/C II of RM100,000 and pay you RM2000/mth for the next
> 50mths.
> Everything appears to be in order BUT.......
>
> What KWSP didn't highlight to you is that when
> the application was approved, the TOTAL AMT (RM100,000) is
> removed from yr A/C II! It appears to be transfered to an
> unknown a/c to effect the monthly payment from therein.
>
> The impact to the member are as follows :-

> 1. You just lost RM100,000 from yr A/C II. Assuming
> the KWSP Dividend is 5%, you will lose >RM4,000 in
> dividend during the 1st year. Based on the above example you
> will will lose >RM10,000 over the 50 mths period!

> 2. There is no statement to account for the amt
> approved vs amt paid, hence you would need to keep the
> monthly payment voucher to reconcile against the approved
> amt over the 50mths period to ensure there is no missing
> amt!
>
> Assuming there are 100,000 members who innocently
> fell prey to this SCAM, based on the above example, KWSP
> would have cheated the members of 100,000 X RM10,000 =
> RM1,000,000,000 (that's RM1 BILLION) over the period!
>
>
> Furthermore, if you discovered this SCAM early and
> intend to stop the plan, KWSP would not allow any
> cancellation of the plan until at least 1 year. That would
> mean, once the application is approved, based on the above
> example, you would have lost >RM4,000.
> 100,000 members would have lost 100,000 X RM4,000 =
> RM400,000,000 (RM400 MILLION) in One Year!!!
>
> If you're a victim of this KWSP SCAM, would
> suggest you call yr MP to raise hell in Parliament!
> For others who have not fallen into this SCAM, pls
> continue to watch out and alert yr family & friends
> about this.
>
> HOW COULD THE GOVERNMENT ALLOW ITS AGENCY TASKED WITH
> SAFEGUARIDNG ITS CITIZEN'S HARD EARNED MONEY TO CHEAT
> ITS MEMBERS IN THIS MANNER???


更新: November 1, 2008 01:44

房貸計劃惹併吞利息疑雲
EPF應悉數匯入省利息

報導:吳俐瑩

理財師建議公積金局,將第二戶頭的部分存款,一次性攤還給銀行,甚于存放在個別戶頭每月攤還。

(吉隆坡31日訊)公積金局的房貸攤還計劃惹來“併吞”會員利息的疑雲,儘管該局昨晚已發文告澄清說明,惟理財師仍認為,公積金局處理方式欠透明化。

他們認為,既然公積金局可把大筆款項從第二戶頭移至另一戶頭,而不一次性將款項悉數匯入會員借貸銀行,以減輕利息負擔呢?

馬來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兼稅務專家鐘貴發博士向《中國報》指出,一次性攤還給會員的借貸銀行,才是明智之舉。

“這是最有效且一勞永逸的作法,會員不但可省下貸款利息,而且也無須擔憂每個月的房貸問題。”

宏願理財機構(Great Vision)董事經理陳文博皆認為,公積金局應該將第二戶頭的大筆款項一次性攤還給會員的借貸銀行,才是明智之舉。

“倘若當局堅持使用個別戶頭處理,我建議將一次轉移10年的存款改為每年轉移一年的存款用以攤還房貸。”

他認為,公積金局的處理方法並不透明化,而且或將間接導致會員的利息流失,因此,冀當局可認真探討其可行性。

針對早前網上流傳的電子郵件,指公積金局在房貸攤還計劃下,會員將損失利息,公積金局昨日已在網站上發表文告說,這郵件並沒根據。

月結單應列明

該局說,獲批的款項從第二戶頭的存款被轉移至該局內部戶頭,利息將照支付給會員。

況且此房貸攤還計劃今年才推出,因此會員仍未收到利息。

文告指出,用于攤還房貸款項的年利息將存入會員的第二戶頭。

除了一次性匯入款項的疑問,鐘貴發對公積金局的勵貸攤還有另2個疑問。

“首先,倘若公積金局堅持分開戶頭處理款項,為何房貸攤還戶頭的利息不分開列明在月結單,反而欲將利息納入第二戶頭?”

另外,他認為,利息轉移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這種作法對于不清楚利息計算方式的普羅大眾不公平。

確保無誤
定時查戶頭資料

公積金會員必須定時檢查戶頭資料,確保無誤,以維護本身的利益。

鐘貴發指出,公積金局常會更新資料庫或系統,因此會員有必要養成定時檢查戶頭的資料無誤的習慣。

這包括檢查會員名稱、收益人名稱、電話及住址等。

另外,會員常會有一種觀念,即認為只要母金沒計算錯誤,利息流失無所謂。

“會員必須了解,我們是不會損失母金,但利息流失積少成多后,即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但會員卻常忽略利息的重要性。”

此外,對于公積金局最近“慷慨”救市並大量投資股市的舉動,鐘貴發認為,這無形中損害會員的利益。

“公積金局未經會員同意出手救市,又將資金投資在回酬欠佳的股票,其實我們所得的利息已漸漸流失,只是大家不為意而已。”

因此,他希望通過“公積金局的房貸攤還計劃事件”提醒會員,利息流失的重要性。

鍾貴發:應清楚列明計算

公積金局應將第二戶頭及房貸攤還戶頭的計算,清楚列明在月結單,以示賬目透明化。

針對鐘貴發認為,房貸攤還戶頭利息不分開列明在月結單,以及利息轉移過程中或出現失誤。

他建議,既然房貸攤還戶頭也由公積金局管理,那大可將此戶頭的一切計算列明在月結單上。

“簡單來說,即把第二戶頭及房貸攤還戶頭分別列明在月結單上,利息也分開計算並納入個別戶頭。”

他說,將房貸攤還戶頭的利息轉移至第二戶頭,對于不清楚利息計算方式的普羅大眾甚不公平。

對大眾不公

舉例而言,假設房貸攤還戶頭內有10萬令吉,每個月拿出700令吉攤還房貸,那究竟利息是從扣除后的9萬9300令吉開始計算,還是從10萬令吉開始計算?

“若將兩個戶頭清楚列明,懂得計算的人要自己計算也可,不算也罷,但至少整個賬目透明化,會員較有信心及保障。”

鐘貴發說,分開戶頭處理已將利息計算復雜化,一旦公積金局管理不當,會員利息流失的風險會更高。


財金術語
公積金戶頭用途

今年初,公積金局批准會員支領第二戶頭的存款攤還房貸。

公積金局是從07年1月2日起,將會員原有的三個戶頭,結合成目前的第一及第二戶頭。

會員繳付的公積金將按70:30的比例存入第一及第二戶頭。

根據條例,會員可支領公積金購買房屋、教育、退休金以及作為醫藥用途,而在退休前所支領的款項來自第二戶頭。

會員55歲前不能提出第一戶頭存款,但可在當局批准后用作投資如信託單位基金。

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美联储的秘密》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

  美国联邦储备局(FED)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FED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局以「独立」和「制衡」为基本原则。在制衡方面,该局的七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悉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同意。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总统固然可以掌握理事与主席、副主席的提名,但一经参院通过,任期长达十四年,最多可能历任五任总统。

  至于独立性方面,FED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最为人称道,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 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尤受汇市瞩目。日圆因贸易顺差而大涨时,日本央行如果要成功干预汇市,最好获得美联储的协助和配合。

  联邦储备局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1993年10月起,美国经济景气快速攀升,有引发通膨之虞,多亏当时也是现任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格林斯潘(Green Spain)在不顾民意及政治压力下,连续七次调高重贴现率,使美国经济软着陆成功,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联储(zt)
  作者: 张文 发表日期: 2007-07-31 22:20
  (注:本文章节选自《货币战争》)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多数中国政府的官员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支吾其词。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对股东情况严守秘密。

  众议员赖特.帕特曼(WrightPatman)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尤斯塔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Organization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纽约城市国家银行(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即花旗银行前身,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股;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FirstNationalBank)拥有15000股;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NationalBankofCommerceofNewYorkCity)拥有21000股;罗斯切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noverBank)拥有10200股;大通银行(ChaseNationalBank)拥有6000股;汉华银行(ChemicalBank)拥有6000股;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MorganGuarantyTrust)9%,汉诺威制造(ManufacturersHanover)7%,汉华银行(ChemicalBank)8%。

  美联储纽约银行注册资本金为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联储的账户上只是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发行纸张”。难怪有的历史学家讥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既不是“联邦”,又没有“储备”,也不是银行。

1978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GovernmentAffairs)发布了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拥有470个董事位置,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6个董事位置属于银行家们。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了96个;大通曼哈顿控制了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1914年9月3日,纽约时报在美联储出售股份的时候,公布了主要银行的股份构成:纽约城市国家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股;约翰.洛克菲勒1750股;纽约国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50000股票,乔治.贝克拥有10000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玛丽.哈里曼5650股;保罗.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谢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大通银行,乔治.贝克拥有13408股。汉诺威银行,杰姆斯.斯蒂尔曼拥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这些华尔街的银行家都与伦敦城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不为人所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

  联邦咨询委员会是保罗.沃伯格精心设计的一个秘密的遥控装置来操控美联储董事会。在美联储90多年的运作中,联邦咨询委员会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保罗当年的构想,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机构和它的运作,也没有大量文献可供研究。

  1913年格拉斯议员在众院大力推销联邦咨询委员会的概念,他说:“这里面不可能有什么邪恶的东西。每年(联储董事会)与银行家的咨询委员会谈四次,每个成员代表自己所在的联储地区。我们还能比这种安排更加保护公众的利益吗?”格拉斯议员自己就是银行家,他没有解释或提供任何证据来表明银行家在美国的历史上何曾保护过公众的利益。

  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家联储地区银行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在华盛顿与美联储董事会的成员会谈四次,银行家们向美联储的董事们提出各种货币政策的“建议”,每名银行家都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在理论上简直无懈可击,但在银行业激烈残酷的现实中却全然是另一套“潜规则”。难以设想一个辛辛纳提的小银行家和保罗.沃伯格、摩根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坐在一个会议桌前,向这些巨头提出“货币政策的建议”?这两个巨头中的任何一个随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支票划上两笔就足以使这个小银行家倾家荡产。事实上,12个联储地区中的每一个中小银行的生存都完全取决于华尔街的五大银行巨头的恩赐,五巨头有意地把和欧洲银行的大笔交易化整为零交给自己的在各地的“卫星银行”去办理,“卫星银行”为得到这些高回报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耳,而五巨头也拥有这些小银行的股份。当这些“代表各自地区利益”的小银行们和五巨头坐在一处探讨美国货币政策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知道探讨的结果了。

  尽管联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对美联储的董事决策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华尔街五巨头每年四次不辞劳苦地跑到华盛顿不会是仅仅和联储的几位董事喝喝咖啡。要知道,像摩根这样身兼 63个公司的董事职务的超级大忙人,如果他们的“建议”得不到任何考虑,而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那实在是奇怪之极了。

  债务美元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非金融专业的读者,可能需要反复阅读以下的内容,才能完全理解美联储和银行机构的“造钱过程”。这是西方金融业最核心的“商业机密”。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而只有发债权,然后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才能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发行货币,所以美元的源头在国债上。

  第一步,国会批准国债发行规模,财政部将国债设计成不同种类的债券,其中一年期以内的叫做T-Bills(Treasury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叫T-Bonds。这些债券以不同的频率在不同的时间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拍卖。财政部最后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这时美联储的账目上将这些国债记录在“证券资产”(SecuritiesAsset)项下。

  因为国债由美国政府以未来税收作为抵押,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资产”。当美联储获得了这一“资产”之后,就可以用它产生一项负债(Liability),这就是美联储印制的“美联储支票”。这是“无中生有”的关键步骤。美联储开出的这第一张支票背后,没有任何金钱来支撑这张“空头支票”。

  这是一个设计精致和充满伪装的步骤,它的存在使政府拍卖债券时更加易于控制“供求”,美联储得到借钱给政府的“利息”,政府方便地得到货币,但又不显露大量印钞票的痕迹。明明是空手套白狼的美联储,在会计账目上竟然是完全平衡的,国债的“资产”与货币的“负债”正好相等。整个银行系统被巧妙地包裹在这一层外壳之下。

正是这一简单而至关重要的一步,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正。人民的未来税收被政府抵押给私有中央银行来“借出”美元,由于是向私人银行“借钱”,政府就欠下了巨额利息。其不公体现在:
  一,人民未来的税收不应被抵押,因为钱还没有被挣出来,抵押未来必然导致货币购买力贬值,从而伤害了人民的储蓄。

  二,人民的未来税收更不应该抵押给私有中央银行,银行家们在几乎完全不出钱的情况下,就突然拥有了人民未来税收的承诺,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三,政府凭白无故地欠下巨额利息,这些利息支出最终又成为人民的负担。人民不仅莫名其妙地被抵押了自己的未来,而且现在就要立刻交税来偿还政府欠私有中央银行的利息。美元的发行量越大,人民的利息负担就越重,而且世世代代永远无法还清!

  第二步,当联邦政府收到并背书美联储开出的“美联储支票”后,这张神奇的支票又被存回美联储银行并摇身一变,成了“政府储蓄”(GovernmentDeposits)并存在政府在美联储的账户上。

  第三步,当联邦政府开始花钱,大大小小的联邦支票构成了“第一波”货币浪潮涌向经济体。收到这些支票的公司和个人纷纷将它们存到自己的商业银行账户上,这些钱又变成了“商业银行储蓄 ”(CommercialBankDeposits)。此时的它们呈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它们是银行的负债,因为这些钱属于储户,早晚要还给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构成银行的“资产”,可以用于放贷。从会计账目上一切都还是平衡的,同样的资产构成了同样的负债。但是,商业银行在此开始借助“部分准备金 ”(FractionalReserveBanking)这一高倍放大器,开始准备“创造”货币了。

  第四步,商业银行储蓄在银行账目上被重新分类为“银行储备”(BankReserves)。此时,这些储蓄已经由银行的普通“资产”,一跃为生钱种子的“储备金”。在“部分准备金”体系之下,美联储允许商业银行只保留其 10%的储蓄做“储备金”(一般而言,美国银行只保留相当于总储蓄额的 1%到 2%的现金和8%到9%的票据在自己的“金库”里,作为“储备金”),而将90%的储蓄贷出。于是,这90%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

  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当90%的储蓄被贷款给别人之后,原来的储户如果写支票或用钱怎么办?其实,当贷款发生的时候,这些贷款并不是原来的储蓄,而是完全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新钱”。这些“新钱”使银行拥有的货币总量比“旧钱”立刻增加了90%。与“旧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钱”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这就是“第二波”涌到经济体中的货币。当“第二波”货币回到商业银行中时,就产生了更多波次的“新钱”创造,其数额呈递减趋势。当“第 20几个波次”结束时,一美元的国债,在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密切协同下,已经创造出了 10美元的货币流通增量。如果,国债发行量及其创造货币的余波所产生的货币流通增量大于经济增长需要时,所有“旧钱”的购买力都会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当2001年到2006年,美国新增了3万亿美元国债时,其中相当部分直接进入了货币流通,再加上多年前的国债赎买和利息支付,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元剧烈贬值和大宗商品、房地产、石油、教育、医疗、保险价格的大幅上涨。

  但是,大多数增发的国债并没有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而是被外国中央银行,美国的非金机构,和个人所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购买者花的是已经存在的美元,所以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美元。只有当美联储和美国的银行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时,才会有新美元的产生,这就是美国能够暂时控制住通货膨胀的原因。不过,掌握在非美国银行手中的国债,迟早会到期,另外利息也需要半年支付一次(30年国债),这时,美联储将无可避免地造出新美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8%81%94%E9%82%A6%E5%82%A8%E5%A4%87%E5%B1%80
http://baike.baidu.com/view/462966.htm
http://zgy.swu.edu.cn/teacher/blog.php?do=showone&;tid=867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 政經探溫 § 全球注資豈能「沉船」

§ 政經探溫 § 全球注資豈能「沉船」
2008年10月7日
作者 - 何啟斌

美國國會兩院已肯定批准7000億美元一攬子救市方案,這訊息必使全球有樣學樣。果然如此,歐洲中央銀行即刻也宣佈將投入近5000億美元(或3000億歐元)來拯救銀行業。澳洲、加拿大、英國、中國、俄國、日本等都已經作了有關宣佈和行動。

簡而言之,全球中行都大量注資入市場。因為這樣,可預見的效果是:要沉船都難!這些銀行業的大船,多數身纏「萬貫」債務、或地產爛賬、或低價股票債券、或次貸證券、或CDS(金融工具)或完全難瞭解的「資產」,如果中央銀行不下手,或下手不重,還冀望「市場」來調製,那麼許多巨無霸銀行必下沉無疑。

高盛有華倫·巴菲特以50億美元收購後可見天日,通用電器(GE)也請他買入30億美元後反彈。問題是全球只有一位巴菲特,卻有幾百家將沉的「大船」。而銀行業大船都沉時,全球經濟也將必下沉。目前已肯定的是:衰退已幾乎是定局,只是會多久或多沉而已。

不過有了中央銀行的聯手注資,再同時聯手降息,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將重演2001年911後的形勢。讀者別忘了,今天的金融海嘯的由來之一是當年全球大量注資來挽救可能的資金短缺,之後多年還有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美國大量注資,多印鈔票和大減利息,市場資金氾濫。結果被有心人濫用,乘機大放NINJA房貸(無收入無職業和資產證明的房貸),再轉證券化向全球拋賣,為今天的危機埋下因子。

2009年以後的全球,除了會看到一段時間的「衰退」,也會看到新的泡沫的產生如2005到2008年的地產泡沫及原產品價格騰升。這個新的大泡沫應在2009年下半年浮現,將是「股市」的大泡沫。

我曾說過:美國聯儲局的應變措施是從泡沫到另一個泡沫(From Bubble To Bubble)。過去幾十年來的歷史告訴我們,美國經濟金融的彈性無比,可以從一個金融泡沫爆破後,再創造另一個。這可說是美國資本主義可愛的一面,不過之間會有許多無辜或蓄意被犧牲者。

現在少了美林、貝爾斯登、雷曼或AIG,但卻可見更大的美國銀行如JP Morgan及Citicorp等。再多幾年,當併購活動再活躍時也一定會重演「投行」的黃金年代,這應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

2008年10月4日星期六

drag along right,tag along right

Drag-Along Rights
A right that enables a majority shareholder to force a minority shareholder to join in the sale of a company. The majority owner doing the dragging must give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 the same price,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any other seller.



tag along right
A contractual obligation used to protect a minority shareholder (usually in a venture capital deal). If a majority shareholder sells his or her stake, then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 has the right to join the transaction and sell his or her minority stake in the company.

Also referred to as "co-sale rights".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为什么马来西亚不如美国?

这是转载,谢谢.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想到的可能从美国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到在这100年里面没有受到战争影响到国内,到美国有一班超级金融精英始终领导着美国的繁荣,到美国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不过总觉得这些也未必是答案.

小时候,从书上得知,美国是个极端腐朽落后,前途有如黄昏的国家,尤其是那里的青少年都喜欢磕药,和性滥交等.
实际上,直到今天报纸依然说,美国的12岁学生不用计算机,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好加减乘除.
美国人的英文语法其实错误不会比马来西亚人少,只不过错的形态不同而已.
不只如此,直到今天,美国的青少年依然在性泛滥,而且很多磕药,就连共和国副总统候选人palin都承认过年轻时候戏过marijuana(大麻),不止如此,palin还是在24岁那年未婚先孕,而和现在的老公私奔的.(结果她25岁才大学毕业.)

布什年轻时候还是个没有什么用,只会花钱的败家子.
至于bill gates年轻时候从harvard停学时候,还留过长头发.
看起来就好象一个dude(花花公子那样)

即使在今天,很多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常识.

但是在上面这些现象发生的同时,美国又同时出现了最多的技术专家,很多专业理论和书籍都是由美国人写或者整理,系统化出来的.
在腐朽的气氛下,美国一直以来有不间断的新发明和发现,即使撇开美国移民不谈,美国人在商业上的发明和运用还是非常惊人的好.
在大部分美国人缺乏思考和喜欢看电视情况下,一小部分美国人依然非常有独立,精湛的见解.

美国会计师考试,不管是cpa还是cma,都只考四门,但是big 4 audit firm最大的运营地点就是在美国,财富500强半数也是美国公司,英国acca,aca,cima类会计师考试虽然考试科目众多,达15门之多.但是写出最简单容易懂的会计书是美国人,而且不管是会计犯罪调查还是洗黑钱,直到财务管理,金融等极端优秀的人,几乎都是cpa,cma等美国会计师.

在学校学习上面,亚洲人在学校时间耗得比美国人多很多,而且美国人的学术成绩也是不属于好的.(实际上只要是有外籍学生的班,班上前几名几乎都被外国人包办,麻省理工招那么多外国人,外国人几乎都是前1/3学术排名的.)但是,发达的就是美国人多,就算把google,yahoo和microsoft合伙人算在里面,他们也是去了美国才发达,如果是在马来西亚,断然创造不出这种事业出来.

日本作为技术强国,生产的东西都不是高利润的,而且资本市场不发达,美国作为一个技术强国,部分技术要差过德国,日本和中国,但是生产的东西却是高利润,高增值的.
美国公司把少利润的环节都抛给别人做,自己只做高利润的环节.所以apple iphone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生产却在中国.美国人用6万马币就驾toyota camry.
而马来西亚的工程师和其余员工(可能也包括我在内.)只要外资来这里降低成本设厂,就觉得是好事,因为又多了工作机会.
实际上,都是美国公司外包出来的低成本工作,既然是低成本,就很难有什么前途和悠闲日子.加班是几近必然的.
极高利润的业务,比如电影,广告宣传,金融等都留在美国.

实际上,这些留在美国的高利润业务都是当年一班客观角度来说至少会被本地华人父母痛批腐朽,学坏到完的美国人主宰着,发展着.

本地以至亚洲学生都比美国学生努力,成绩要比美国学生好.
本地以至亚洲国家工作时间都比美国人长.
本地人用在休闲消遣和国外旅游的时间肯定没有美国人多.

那么,为什么,马来西亚就不如美国?
甚至日本人的生活质量都不如美国人,因为日本的东西比美国贵很多,但是收入就大致相同.
德国人的日子就比美国人滋润很多.但是财富500强又没有那么多德国和日本公司.

这到底是什么造成这种差距?

2008年10月1日星期三

分享大马各“大“服务业领域的客服态度

这是转载,谢谢.


分享大马各“大“服务业领域的客服态度
个案1:Maxis 3G Mobile Wireless Online

说到这个经验,真的是火大!因为,真的是非常的无奈。其实,之前的我并不是那么注重于客户服务的人,可能我都看得比较“开”吧! 我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我加入了McAfee的客户服务部门后,面对了来自欧美、东亚以及南太平洋岛国的客户后,惊觉这些国家的人都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身为“消费者”的利益!我发现大马的人,都不会去注重。不知道是因为大马的人民没有这项警觉性,还是大马人已经放弃?

原归正传,这是有关Maxis (明讯)的3G无线上网服务。首先,我相信有使用过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无线“的服务,真的是很“有限”!因为大马的3G网络技术其实没有像外国那么成熟以及发达,但是却要“硬硬”推出,然后类似性的“欺骗”我们这些消费者。Maxis 的这项服务呢,要不就一直连不上去,要不就连上了就断。请问,这要怎么样使用呢?

所以,我在一个星期的试用期内,将所有的东西如:Modem,Sim 卡还有电话等等的退还到位于TTDI 的Maxis 中心,然后中心的人告诉我说我的Deposit 会在一个月后以支票的方式汇到我的联络地址。我痴痴的等了一个月后,支票还没有来,所以我就拨电到他们的客户服务热线去。他们告诉我说,其实支票至少要等上60天(我心想:也对,大马的公司是很不积极干事的),然后我也勉强答应了!

第二个月,也就是超过了60天,我又打电话过去查询进度,这次他们又有新的借口 - - 支票的“标准”期限,是90天。我告诉自己要“忍”,最少给他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因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很烂,要终止服务的客户也相应的多。

第四个月,大家应该知道四个月大概是多久了吧!我很客气的,在半夜的时候拿起电话,拨打到他们的客户服务热线上,又一条粉肠接了我的电话(当时,他给了我他的名字但是我忘记了)。他告诉我说,他会“马上”与支票部门的人联系,然后第二天会给我回复。我痴痴的等了一天,还是没有回复。结果,我直接的在第二天的半夜,打电话回去。当时,有一条水接了电话,我直接告诉他:“我不想跟你说话,我现在非常的生气,让你的主管来和我对话!“他也乖乖的把线转到主管那里。当主管询问我的问题的时候,我就直接开炮轰了她(主管是个女生,但还是不给面子)大约十分钟左右。然后,那位主管很无奈的“被逼“要接下我的Case。她说她会让第二天让早班的主管联系支票部门,然后给我回电话。我说,昨晚已经被你们的客服人员当傻子骗了,我怎么能够相信你。她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她的名字,然后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再说如果第二天没有人联系我的话,我可以直接投诉她。没辙,我也只好欣然接受她的解释。过后,在挂电话前,她还问我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吗?我说:我要投诉昨晚那条粉肠!她说:好的,我会帮您(我相信这个主管应该会投诉,因为没有昨晚的那条粉肠,这个可怜的主管也不会被我骂)!

第二天,另一名主管真的马上打电话来了。然后告诉我说要我等两个星期,我的支票就会寄到我的邮寄地址。靠!等了4个月,还要在等?反正轰了昨晚那位主管,这位也干脆一起炸!我炮轰了他大概5分钟,过后他只好说在帮我跟进,然后下午给我回电话。最后,他说我可以在第二天到TTDI 的中心直接拿取我的Deposit。

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要透过这么多复杂的程序、步骤,感觉上这些在大马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他们的效率,他们所在学习的,难道是吃屎吗?希望大马的各服务领域的服务态度(尤其是政府部门)可以改进!

[ 本帖最后由 ahbird 于 30-9-2008 10:33 AM 编辑 ]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57265&extra=page%3D1

给西马朋友的话

这个是转截,谢谢。


看了网上流传的“沙巴人的心声”后,甚有感触。
我虽是西马人,但后来因为公司被派来掌管沙巴的工程与进展,因此有幸与沙巴人有深处的交流。我喜欢沙巴,真的很喜欢沙巴!

八个月生活,启发了许多生活的意义。想借此给西马朋友一些话:



也许你认为一碗干捞面RM4很贵,在沙巴RM5(普通料那种)是最便宜的。
也许你认为当复印员月薪RM700刚好够用,在沙巴月薪RM200是相当平常的。
也许你认为你加薪RM100不够,但在沙巴厂工加薪RM7(真的是七块钱!)是司空见惯的!
也许你认为买一辆二手车(五年车)KANCIL RM20,000很贵,在沙巴可以卖到RM30,000!
也许你认为买份星洲日报RM1。30很贵,在沙巴可以卖到RM3。80!(按:还是三、四天后的旧报)
也许你没想过,沙巴东西比西马贵,是因为货物坐船过来的缘故。
也许你一直认为钱不够用,但有没想过沙巴人收入低,生活指数甚与吉隆坡指数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又怎么说?
也许你家停电一小时就鬼叫连天,沙巴一天几小时是平常事。(还有制水啊!)
也许你家自来水肮脏一点就妈妈声,沙巴的水质你看了会叫嚷:这水怎么用?WALAO EH~

但,沙巴有他美之处:
当你埋怨种族僵硬关系的当儿,沙巴是你应该来了解的地方。彼此相爱,毫无隔阂,将为你所见之。
当你埋怨钱不够用时,你应来沙巴看看沙巴人亲手种蔬果,自给自足,还可以拿去卖。上种黄梨大大粒买3粒,给RM10,还可以找回两块多。
当你埋怨城市空气肮脏,想上云顶吸口新鲜空气,沙巴的新鲜空气随时游离指间。
当你认为沙巴没有TESCO,家乐福购物广场时,沙巴有SERVAY、ONE STOP等等价廉物美的购物好去处。
当你已爬过了许多山,潜过许多海,那就别忘了沙巴闻名世界的潜水天堂SIPADAN岛与哥打京那巴鲁山。
当你身旁没有朋友时,沙巴人民欢迎你这位新朋友。
当你已忘了什么叫作爱时,沙巴人民可以以行动告诉你。

绵延山脉与沼泽地遍布沙巴州,因此发展之速自然不比西马来得好。
在沙巴开采石油的盈利,仅5%回归自己,谁能接受赚一千令吉,用五十令吉养自己的事实?
西马庆祝831国庆日时,却忘了东马沙巴砂劳越的916独立日,东马人难道就不需要庆祝独立日吗?
西马被侵入了印尼非法移民之际,却殊不知沙巴的菲律宾非法移民人数却甚于沙巴人民,沙巴人竟沦为自己土地上的难民。(沙巴人口30年的增长率竟然400%)

身为西马人的你,有没有为自己感到惭愧?
但愿你知晓这一些的事实后,少点埋怨,多点感恩,生活并不只是单单铜臭的充斥与危言耸听的政治论而已。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民联组织新政府频频碰灰 安华只剩觐见元首一条路?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7775

【本刊曾薛霏撰述】独立51年尚未经历联邦政权轮替的马来西亚,如今似乎来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声称已经获得足够国会议员支持的国会在野党领袖安华依布拉欣要如何组织新政府才算尊崇《联邦宪法》精神,学者和律师看法各异。



《联邦宪法》第43(4)条款阐明,首相必须是一位得到国会下议院大多数议员信任的国会议员,再由国家元首以其绝对权力委任。一旦首相失去大多数议员的信任,他有两个选择:一、要求国家元首解散国会及举行闪电大选,但国家元首绝对有权拒绝所请;二、首相辞职及解散内阁,而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第40(2)条款,凭自己的判断委任新首相。



许多学者和律师都比较主张回到国会,由下议院投不信任票。根据《太阳报》(theSun)9月18日的报道,宪法学者赛沙林(Shad Saleem Faruqi,右图)认为,尽管安华宣称已有足够的议员人数,但《宪法》并没阐明国家元首有权开除首相,只有国会才有权将首相解职。如今,国会正在休会,要在国会投首相不信任票,就必须等到国会在10月13日复会。



赛沙林引用1967年,前砂拉越首席部长斯蒂文卡隆宁甘(Stephen Kalong Ningkan)对垒州元首阿邦和塔维(Tun Abang Haji Openg & Tawi Sli)的案件为例说,法院裁决州元首不能开除已受委的首席部长,除非州议员在州议会投不信任动议。



1966年,吉隆坡联盟政府策动一批砂拉越州议员,在吉隆坡对砂拉越国民党(SNAP)的首任首席部长投不信任票,但是宁甘以此不信任票不是在议会提呈,因而违宪的理由寻求司法复核,结果成功在婆罗州高庭复位。



资深律师、人民公正党副主席西华拉沙告诉《独立新闻在线》,民联有两个组织政府的选择:一、等到下议院在10月13日复会,动议投首相不信任票,但可能会面对技术性问题,例如动议遭议长否决等;二、觐见国家元首。



他也理解,大部分讨论此事的人都比较倾向支持以投首相不信任票的方式换政权,但人民公正党尚未决定要采用哪一个途径。



议员签名文件也有效



资深律师汤米汤姆斯(Tommy Thomas)不完全认同赛沙林的解读,认为除了在下议院投不信任票之外,只要觐见国家元首的议员出示大多数议员签署的书面声明,表明不再信任首相,而国家元首又确认这些签名的真实性,可将之视为议员已对首相失去信任。



他接受《太阳报》访问时说,赛沙林没有提到1963年发生在尼日利亚的案件(Adegbenro vs Akintola),尼日利亚总统接到一封信,并以该信开除首相,但首相认为议员没有对他投不信任票,因此他不算已被解职。不过,英国枢密院裁决那是合法的革职,总统有权这么做,因为其权限非常广。



在1966年,审理宁甘案件的砂拉越法官哈雷(Harley)在判词中表示,他没有采纳尼日利亚的案件,是因为该国的情况与砂拉越州不同。不过,汤米汤姆斯认为这是非常简单化的看法。



他也引用1994年阿米尔(Amir Kahar Mustapha)对垒莫哈末赛益(Mohd Said Keruak)的案件说明,觐见元首换政府是合法的。在此案里,沙巴州首席部长拜林(Joseph Pairin Kitingan)虽在1994年沙州选举赢得政权,但由于他领导的沙巴团结党议员跳槽,结果一夜之间失去州政权;较后,新州元首的委任也受到挑战。此案案情与现今引起的讨论类似,即是否可以接受议员签名的文件或信件?承审该案的法官卡迪苏莱曼(Kadir Sulaiman)认同英国枢密院的判决,认为没有问题。



汤米汤姆斯也提到,有趣的是,打赢这场官司的人正是现任总检察长阿都干尼(Abdul Gani Patail),他当时代表砂拉越州政府。



他认为,此途径的最大问题在于证明签名的真实性,因此国家元首必须召集这些签名的议员,因为议员的说辞将是最好的证据;而当国家元首认为首相已失去支持,他可以采取行动,“任何君主这么做,他们可以免于受到批评。”



国会休会如何提不信任票?



我们要如何知道大多数议员已不再信任首相?最直接的答案是回到国会下议院提呈不信任首相动议,但此举存在的问题是:国会下议院目前休会,不信任动议是否急迫到必须召开紧急会议?



人权律师马列英迪斯沙尔瓦(Malik Imtiaz Sarwar,左图)认为,现任政府是否仍得到大多数议员信任是各关键因素,因此国会有必要召开紧急会议,辩论及表决不信任动议。



不过,根据《宪法》第55(1)条款,经首相的建议,国家元首可允许国会休会长达六个月。因此,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可利用其职权决定是否召开国会会议,以辩论可能导致他下台的动议;易言之,他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召开国会,休会半年,实行“拖”字诀。要如何打破这种僵局?



马列在其部落格《不安》(Disquiet)中的贴文“宪法僵局的指引”(Navigating the Constitutional Impasse)分析了《宪法》阐明的国家元首权限,认为国家元首有权指示召开国会辩论此动议,以便知道现任首相是否仍得到大多数议员信任。



马列写道,假设国家元首认为有必要通过国会下议院投不信任票,如果下议院正在开会,毫无疑问地,将以向下议院提呈动议的方式得知。国家元首可以指示议长,要下议院处理此至关紧要的动议。《联邦宪法》阐明,国会由上、下议院及国家元首组成,若国家元首发出指示,不应被漠视。



尽管议长掌管下议院的议程,但议长必须允许辩论及表决此动议。由于议长已宣誓会维护、保护及捍卫《联邦宪法》,因此这项动议不应被忽视。如果以国会程序需求问题阻止提呈此动议,乃违反《联邦宪法》精神。



元首可指示召开国会



虽然《联邦宪法》及国会程序没有阐明国家元首要如何处理对首相提不信任动议的问题,但马列认为,国家元首为了得知首相是否仍获得大部分议员支持,有权召开国会。



国家元首有绝对的权力委任首相,而首相必须是获得大多数人信任的人选,这可视为是元首委任首相之特权的延伸。



在此情况下,国家元首可以指示议长召开会议辩论此动议。如果议长拒绝国家元首的谕旨,必须冒着藐视元首的风险。国家元首甚至可以指示首相召开国会,若首相拒绝,也将面对违反谕旨的后果。



如果国家元首认为现任首相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他可以委任一名新首相。宪法没有明文规定如何开除首相,如果首相不辞职,新首相的委任必须得到大部分议员和政府机制的支持才可生效。若现任政府不愿意离开,新首相一旦获得职权后,现任政府就不再是政府,也不再有合法地位。



民联在9月15日致函要求会见首相阿都拉巴达威谈论移交政权不果,安华再于9月18日要求首相召开紧急国会下议院会议不果,声称拥有足够议员人数的安华,似乎只剩下国家元首这条路,或者等待国会复会。



然而,在众多讨论之中,国家元首可以扮演的角色似乎已成了联邦政权交替(若会发生的话)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这个僵局之中,元首会扮演积极的角色,又或者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马列也点出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例子,在今年三月大选后,登州摄政王及摄政咨询委员会(Regent and Regency Advisory Council)干预,驳回了首相属意的州务大臣人选,委任了阿末赛益(Ahmad Said)当州务大臣。登州苏丹米占再纳阿比丁(Tuanku Mizan Zainal Abidin,右图)也是现任国家元首。



联邦政权替换会否与登州的例子雷同?或许就如马列所说的,阿末赛益的事开了一个先例,让我们知道,最终还是皇室的判断才重要。


阅读次数(3549) | 读者来函(0) | 发表言论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柏特拉送甘文丁扣两年 妻女闻讯不禁泪洒公堂

柏特拉送甘文丁扣两年
妻女闻讯不禁泪洒公堂

郭史光庆 | 9月23日 9点47分
更新

遭警方援引内安法令扣留10天的著名部落客拉惹柏特拉(右图),已经被内政部长赛哈密援引内安法令第8条文,延长扣留两年,并在今早被送往臭名昭彰的霹雳太平甘文丁扣留营!

柏特拉的妻子玛丽娜证实,警方在今早致电通知她这项坏消息,即赛哈密是在昨晚签署延长扣留令,而警方将在今早把柏特拉送到甘文丁。

玛丽娜是在今早前往大使路吉隆坡高庭,聆听柏特拉申请人身保护令案件的审讯时,向记者披露此事。

内政部:扰乱秩序威胁安全

另一方面,内政部今日也发表文告,证实该部援引内安法令第8(1)条文扣留柏特拉两年,因为柏特拉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及威胁国家安全。

文告表示,扣留令从昨日生效,柏特拉将被扣留在霹雳太平的甘文丁扣留营。

根据在甘文丁扣留营外等候的媒体记者透露,柏特拉已在中午11点50分乘坐一辆全黑玻璃的白色货车抵达扣留营。

总警长要求法庭撤销申请

由于警方在9月12日逮捕柏特拉时,是援引内安法令第73(1)条文,因此柏特拉的代表律师是针对该条文申请人身保护令。在该条文底下,警方将扣留柏特拉长达60天,之后再决定是否延长扣留。

但是随着内政部长昨晚援引第8条文,代表答辩人总警长的联邦高级律师阿都瓦哈(Abd Wahab Mohamed)在今日的审讯中要求法官撤销此案,因为柏特拉的申请已不再适用。

不过,柏特拉的律师玛立(Malik Imtiaz Sarwar,左图)认为,内政部先以第73(1)条文逮捕柏特拉,之后再援引第8条文延长扣留,显示后者是延伸自前者,两项条文息息相关,因此法庭应该继续审理此案,申请人无须重新针对第8条文入禀法庭。

高庭法官苏拉雅(Suraya Othman)也对这项最新进展感到意外,她决定展延此案至10月28日,届时再聆听申请人的完整陈词。

控诉警方延迟通知扣留令

阿都瓦哈显然有备而来,他提出完整的陈词,包括引述判例要求法庭撤销此案;反观玛立与其同僚由于在开庭前才接获警方通知,因此无法做好准备。

因此玛立向法庭控诉,内政部长迟至昨晚才签署新的扣留令,而且直到今早才通知他们,明显是要挫败人身保护令的申请。

“答辩人看来有所准备,而我们却没有事先受到通知,警方有我们的手提电话却没用通知我们,这明显是部长要挫败这项申请的举动。”

内长动作“有恶意与滥权”

他不满地形容,内政部长的举动对柏特拉“不公平”、“具有恶意与滥权”。

但是阿都瓦哈援引判例反驳说,一旦内长援引第8条文延长扣留,就等于取代了早前的第73(1)条文,因此申请人针对第73(1)条文的人身保护令申请也不再有效。

不过玛立援引另一项判例指出,当警方以第73(1)条文进行扣留时,会一并提出扣留理由,而第8条文则是延长扣留,因此两者具有连接关系,必须相提并论。

由于玛立没有时间准备充足的书面陈词,因此法官苏拉雅决定给他更多时间准备陈词,因此将案件展延至10月28日。

由玛立领导的柏特拉律师团共有5人,其他4名是阿索(Ashok Kandiah)、斯里肯(Sreekant Pillai)、詹德拉(J Chandra)以及聂何记(译音,Nedh Hor Kee)。

扣柏特拉违宪赋宗教自由

玛立也向法庭指出,逮捕与扣留柏特拉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更侵犯了柏特拉的宪赋权利。

他解释说,警方以柏特拉在网上发表“轻视回教”的文章为由进行扣留,已经违反宪法第11条款所保障的宗教自由,即柏特拉有权提出他的宗教看法。

此外,因不满内安法令逮捕行动而呈辞明志的前首相署部长再益,也现身大使路法庭大厦旁听柏特拉的案件,以实际行动来声援柏特拉。再益在法庭上,是坐在拉惹柏特拉妻子玛丽娜位子的旁边。

妻子:警方行为荒谬不公

玛丽娜和女儿在步出法庭后当场洒泪,玛丽娜哽咽向记者控诉,警方迟至今早才通知她延长扣留柏特拉的消息,并不公平。

“这非常不公平,我们已经入禀宣誓书,但是5天来他们都没有回应,这太荒谬了!”

“这是一项政治动作,非常明显,他不应在内安法令下被扣,他对国家安全没有构成威胁,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再益现身安慰柏特拉妻子

此外,因不满内安法令逮捕行动而呈辞明志的前首相署部长再益(左图右一),也现身法庭旁听审讯,以实际行动声援柏特拉。他一直坐在玛丽娜(左图左一)的旁边给予鼓励安慰。

除了再益,法庭内挤满了旁听者,包括回教党沙亚南国会议员卡立沙末(Khalid Samad)、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林立迎,以及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一些支持者也身穿印有柏特拉肖像的黄色T恤出席审讯,显得格外醒目。 今早11点50分乘货车抵达
人身保护令案展延下月28
内长动作“有恶意与滥权”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90207

国会不是替换首相唯一途径 议员签名可取代不信任动议

国会不是替换首相唯一途径
议员签名可取代不信任动议

9月23日 下午3点21分
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屡屡宣称大马即将变天,仿佛一切已势在必行,但其领导的人民联盟,就算取得了足够的议员数目支持,若想要撤换现任首相,还得经过一连串的技术考验。

根据联邦宪法,涉及更换首相的条文主要有3章,即第40章、第43章与第32章。其中对此作出较多阐释的第43(4)章指出,若首相不再获得下议院大多数议员的信任,他可以向国家元首请求解散国会外,否这就必须提呈内阁总辞。

不过,宪法第40(2)章却说,国家元首具有委任首相,以及是否同意解散国会的绝对权力。

正因如此,宪法专家对于联邦宪法所规定的撤换首相的程序,已出现不同的解读。

民联是否透过国会议员向阿都拉投不信任动议,或通过国家元首直接撤换首相,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

国会撤换是传统首选途径

宪法专家赛沙林法鲁齐教授(Shad Saleem Faruqi,左图)在上周四告诉英文《太阳报》,从宪法第43(4)章看来,撤换现任首相必须通过国会议员进行,而非通过元首。

然而,另一名宪法专家汤美汤姆斯(Tommy Thomas)却在《太阳报》的另一篇访问中,驳斥赛沙林的说法,指赛沙林只是道出了撤换首相的传统途径,而宪法还提供了其他的方式。

汤姆斯指出,如果宪法规定国会是唯一的方式,那么宪法就不会模糊规定,“如果首相失去多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而是应该写得非常清楚,“如果首相在下议院的不信任动议中落败”。

“我同意赛沙林所提的方式是传统,而且是首选的途径,但是我不同意那是唯一的方式。”

元首可拒绝解散国会要求

汤姆斯(右图)接着解释撤换首相的不同途径。首先,若下议院大多数议员在国会成功向首相发动不信任动议,那么现任首相人选便必须告知国家元首,他已失去了国会议员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首相有权要求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再次寻求人民委托。

不过,国家元首在这个过程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若元首接受首相解散国会的要求,现任内阁和政府便会成了看管政府,直至大选选出新政府为止。相反的,如果元首拒绝让国会解散,首相则需向内阁呈辞,否则宪法暗示元首有权罢免首相。

另外一种情况是,尽管国会议员没发动不信任首相动议,惟元首却确信现任首相已失去了大多数议员的支持。此时,元首便可要求首相辞职,以委任一名他认为适合的人选接任。若首相拒绝辞职,宪法暗示元首有权罢免首相。

最好亲自召见签名的议员

若没通过国会投不信任动议,元首将凭什么来判断首相已失去了大多数议员支持呢?汤姆斯表示,只要一名国会议员成功获得大多数议员签名的宣誓书,表明现任首相已不再获得多数人支持,那么此宣誓书便足以成为元首撤换首相的考量条件。

“如果元首感到满意,并认为宣誓书上的签名都是真实的,便会接受宣誓书,撤换首相。它的功能就如同在国会发动不信任动议一样。”

不过,由于宣誓书的签名容易引发真伪争议,因此元首也必须自行调查真伪,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会见签名的议员,并向外界公开决策过程。

“不管是下旨传召,或是议员自行求见,元首都应该召见他们,这是最好的证据。”

赋元首与英君主相同权力

汤姆斯指出,我国的联邦宪法保存了英国宪法的原则,赋予了国家元首与英国君主几乎相同的权力。

他续说,其他的共和联邦国也出现类似情况,它们都沿用了君主立宪制,最高统治者(国家元首)必须置身于政治之上,扮演稳定国家局势的角色,特别是在国家处于危机的时刻。

可罢免失支持的首相人选

汤姆斯说,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不能随意撤换一名首相,除非元首确信现任首相已不再获得大多数国会议员的支持。

“宪法第43(4)章和40(3)章对此都有所阐释。第43章阐明,若上述情况发生,就算首相不愿辞职,他也将被罢免。”

特定情况可拒绝首相劝告

根据宪法第43(2)(a)章,国家元首拥有委任首相的绝对权力,惟他必须委任一名他认为获得大多数下议院议员支持的人选,出任首相。

宪法第40(2)章也阐明元首具有委任首相和不同意解散国会的权力,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元首必须接受99.999%的首相劝告。

“然而,若首相出自个人私心提出劝告,元首可给予拒绝。比如说,当首相不再拥有大多数议员的支持,他可能提出‘保住我,不要罢免我’的自私劝告,而元首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拒绝这种劝告。”

元首可召见内安令扣留者

另一方面,汤姆斯也表示,就算安华在内安法令下被捕,“如果元首视他为有资格出任首相的人选”,元首依然可以下旨释放和召见他。 国会撤换是传统首选途径
元首可拒绝解散国会要求
最好亲自召见签名的议员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90229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ISA就像到期的凤梨罐头

杨善勇 | 9月19日 下午2点06分
法律和罐头一样,都会保鲜期限。不同的是,罐头一过期,就需丢弃。法律不然,往往可以一再循环,直到天长地久。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回忆草拟中的1957年宪法条款“禁止所有曾经参加或被控参加颠覆活动的人,在根据新宪例举行的笫一次大选中成为候选人”,曾经当场提出反对。

李资政当时明确认为“这个条件令人不安,因为它违背民主实践的原则,而且不能保证掌权的政府不会利用这个规定,不仅防止共产分子,也防止反对政府政策的民主人士参加竞选”。(《李光耀回忆录》,页301)

内安令应用都莫名其妙

显然的是,如何妥善应用法律,备显困难。那些原是用以“防止共产分子”的云云其辞;恰如李光耀的先见之明,很多时候,都是不仅是莫名其妙,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或许因为这样,曾在误踩内安的地雷,二度身陷囹圄的在野党灵魂林吉祥先生,尽管早岁曾经表示“行动党原则上支持内安法令”,尔后立场迅速转变,大力否定本令之不公。

看刘三姐电影就被扣留

如果获悉1962年在《内安法令》被扣长达4年半的劳工党东甲支部秘书许金龙,据《五十年代怡保集中营生活杂记》载,罪名竟是“前往新加坡观赏中国影片《刘三姐》”;我们自然不难明白林氏改弦易辙的缘由所在。

无独有偶,刚刚拍案而起,辞官而去的再益晚近也多次义正词严地表明,他并不苟同这类过去的律法。2006年7月13日他在题为〈Colonial Laws that Continue to Shackle us〉表达他旗帜鲜明的立场:

国家有足够法律可应对

“前科显见,那些ISA的扣留犯不是威胁国家安全的。……我们如何默许这些背离法律守则的条例?它们真的足以确保一个‘更安全’的马来西亚吗?国家早有绰绰有余的条文从容应对这一切。”

再益的说法,不完全是错的。《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 1952年-1972年》书中的记录,我们就能看到政治史册的荒谬绝伦:1959年大选前的1958年10月1日,就有109人在全国大逮捕被扣。

法令含混不清无孔不入

不仅如此,再益也对《官方机密法令》颇有微词。他引述了国防部购置潜水艇和直升机之不当。但是,奉OSA之名,再益说:我们一概一无所知,因为这些都是秘密。

总之,这两条以SA结尾的法律,都是含糊其辞的。至为不幸的是,一旦检阅了历史的档案,我们必然可以轻易感受含混不清的无孔不入:囚者有之,伤者有之,异常有之,自杀有之,死者有之,遇害亦有之;乃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一而足。

这世界没有东西不会过期

幸或不幸,眼前似乎只有再益愿意坚守底线,尽管有好几个部长和前部长也开始这么想:ISA就像《重庆森林》那罐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我仿佛听到他们联同再益很王家卫那样合唱一段寂寞的独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

阿都拉的困境

【乱石崩云/唐南发专栏】阿都拉巴达威在2003年11月接过首相棒子的时候,就强烈意识到他本身在党内的弱势地位;一方面,他要顾及其前任马哈迪的意见,另一方面,巫统基层其实属意纳吉为其副手,无形中产生一种政治威胁。



打从当上首相的那天开始,强势的纳吉就不是阿都拉的首选;阿都拉心目中的理想伙伴其实是慕尤丁,但他生性优柔寡断,所以只能用两个月时间拖延宣布副手人选,而不敢大动作违逆党内意见,让媒体兜兜转转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纳吉。



慕尤丁倒也没有被忽略,阿都拉第一个任期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刀阔斧整顿马哈迪时代严重忽略的农业,委任盟友慕尤丁出任农业部长,被视为赋予重任。

五年下来,阿都拉的农业振兴大计付诸流水,而慕尤丁也没有在农业部留下痕迹。讽刺的是,我们最近一次听到有关农业的新闻,竟然是一群国阵的国会议员仓皇到台湾做“实地考察”!



当阿都拉和纳吉在两个月前达致2010年交棒协议之后,慕尤丁的接班梦终于醒了。既然本身不在交棒方案内,就难怪曾经在柔佛州权倾一时的他现在深感被欺骗,成了满腹苦水的内阁成员。



为了向阿都拉喊话,慕尤丁甚至不惜借马哈迪过桥,公开游说耍孩子脾气搞退党的前首相回巢。奈何巫统最高理事会昨天没有谈论此事,显示阿都拉再度发挥他的“优雅礼貌”,以婉转方式告诉“老马”,只要他一天还是党主席,这根刺还是留在外面好些,更何况“小马”慕克里斯之前还呼吁巫统领导层委任其父为顾问,证明马哈迪居心叵测。



看似敦厚却无情无义



阿都拉看似敦厚,近日一举一动却日益让人感到其无情无义。拒谈马哈迪重返巫统,就是刮了慕尤丁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阿都拉会否因此付上沉重的政治代价?假设安华成功在国内策动对首相投不信任票动议,你说慕尤丁、东姑拉沙里和慕克里斯会选择支持、反对,抑或弃权?



阿都拉(右图左)很显然不是一个懂得回报他人忠诚的人。由于知道他不是治国的料子,东姑拉沙里和慕沙希旦(右图右)等党内元老好心要提示,就算不委任他们为国策顾问,也不该拒人于千里之外。阿都拉丝毫不念当年B队旧情,反而选择对第四楼的童子军言听计从,最终让元老们心寒,拂袖而去。被马哈迪冷落是他们意料之中,被老战友边缘化,却是难以下咽的屈辱!



原来阿都拉除了怠惰懒散,还有对盟友背信弃义的嗜好,再益依布拉欣不过是最新的例子而已。



面对党内外的严峻挑战,阿都拉唯有暗示可能提早交班;纵使和纳吉对调部门,却不见得是后者的胜利。如此仓促的举动,不过强化了巫统内部分崩离析的印象,加上安华不断叫阵让局势升温,阿都拉和纳吉的跛脚政权正摇摇欲坠。



阿都拉下台指日可待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纳吉在党内确实有足够威信,又何必交出国防部?他大可得寸进尺,要求同时掌管两个重要部门,架空阿都拉的权力,使其和当年“513事件”之后的东姑阿都拉曼一般,成为虚位阁揆。纳吉非但没有如此做,还放弃了国防部,显示他的筹码不如外界想象的高。



莫非阿尔丹杜雅阴魂不散?抑或潜水艇丑闻依然纠缠不清?



阿都拉兼任财政部长将近五年,毫无建树,却让国人负债累累。2004年,他在上任后的第一个财政预算中信誓旦旦要在六年内使国库收支平衡。到了今年,国库的赤字是 4.8%,,比去年提高了1.6%;国内债务如今高达马币2850亿元,比马哈迪下台时增加了将近一千亿元!



二世祖墙头草



第12届全国大选之后,马华公会和民政党领袖都曾公开对国家经济前景表示担忧,其实就是不点名抱怨阿都拉。这些领袖以为华社只关心经济成长,认为只要巫统换个人把经济搞上去,华人就满意了。他们当中甚至还有人以为,内阁里面不能没有华人,否则就无法保障华社的权益。事实是,一个只有华人在朝里有代表性才愿意照顾华社权益的政府,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支持!



然而,阿都拉相信了国阵成员党的忧虑,终于被迫交出财政部;但是,换了纳吉就能扭转乾坤吗?



这位副首相充其量不过是根墙头草,长年依赖其父亲敦拉萨的政治遗产狂吃老本的二世祖。他没有颠覆现状的勇气,在政绩方面更是乏善可陈。过去几个月,他不停在支持阿都拉和向马哈迪倒戈之间摇摆,到目前为止(暂时)选择了交班计划。如此朝秦暮楚,不过凸显了他极度缺乏可靠的领导素质。



纳吉个人或许也以为掌管过了财政部,就能坐上首相宝座,但这不符合我国政治历史的规律。自1957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位当过财长的领袖成功出任首相,东姑拉沙里和安华是其中最显著的输家。1996年,安华分别获得Euromoney及Asiamoney的最佳财长殊荣,结果还不是在两年之后被马哈迪以龌龊手段拉下马?这就是我国险峻的政治现实。



那些以为换了司机就能继续上路的国阵成员党领袖,这回会不会又买错了马?而被排挤的慕尤丁又会否放手一博,试图配合马哈迪、东姑拉沙里及慕克里斯,以动摇阿都拉同纳吉的结盟?



无论如何,巫统内爆只是时间问题,如今任何领袖不明智的行为只会加速该党垮台。



阿都拉可以选择将政权和平转移给人民联盟,为我国政治历史留下佳美典范,但在党内却要为此背负类似戈尔巴乔夫瓦解苏联共产党的罪名;他也可以铤而走险,用恶法和军队镇压民主演变。不管其最终选项为何,我国未来必定要继续辩论阿都拉在民主转型中的功过。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7715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变天路荆棘安华小心翼翼出招 纳吉上位或能力挽议员出走潮

9月18日 下午1点41分
许多国内外政治分析员都相信,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的确拥有足够议员发动变天,但是要如何推动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次的政权转移却是障碍重重,因此他必须审时度势,小心翼翼地行动。

虽然安华要求和平转移权力,但是自国家在1957年独立就执政至今的国阵,绝对不会眼巴巴看着政权易手。

安华面对生命与自由威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政治学教授碧莉洁威尔斯(Bridget Welsh,左图)就指出,“有一群马来精英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有可能要放弃权力,他们一直以来都坐在权力的位置上,除此以外什么都一窍不通”。

“安华了解他必须拉拢公共服务、军队、国家元首以及苏丹,才能改变这个充满利益挂钩,掌权51年的制度。”

在政府于上周援引内安法令逮捕3名人士后,威尔斯认为安华也面对生命与自由的威胁。

“他必须当心本身的安全,我想他了解这点,而国际社会也非常关心他的安全。”

元首有权委任首相是关键

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被宪法赋予委任首相权力的国家元首。安华声称已经拥有超过所需要的31名议员人数来接管政权,能够以微小的多数优势组成新政府,但是若国阵政府依然不愿下台,他就必须直接觐见元首获取御准。

来自莫纳斯大学吉隆坡分校的政治分析员詹姆斯(James Chin,译音)表示,“如果安华要成为首相,他必须与元首洽谈”。

“至少他必须证明拥有国会大多议员的信任。”

如入无人之境须格外谨慎

安华迟迟不公布跳槽民联的国阵议员名单,表示只会在会晤首相阿都拉后才这么做,因此被国阵政府指为“撒谎”,不过詹姆斯认为,安华此举是为了保护有意跳槽的议员,以免名单曝光后国阵会招揽他们回巢。

“安华行动非常缓慢也非常小心,纯粹是因为自独立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政权转移,因此我们目前已踏入无人到过的区域。”

巫统内部的权力斗争让局势更为复杂,虽然阿都拉与副首相纳吉已达致协议,在2010年6月交棒给纳吉,但是党内许多领袖都认为太迟,公开要阿都拉提早下台,一些甚至要他在今年12月的党选交出党主席与首相职务。

为了安抚纳吉与其他不满领袖,阿都拉昨日宣布与纳吉对调内阁职务,由纳吉出掌过去10年来都由首相兼任的财政部长职,自己则转任纳吉的国防部长职。

阿都拉甚至松口表示,自己可能在2010年之前交棒,胥视纳吉的表现而定。这显示阿都拉已屈服于纳吉与党内的“逼宫”压力。

纳吉上位可说服议员留下

因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PPS)的杨淑雯(右图)就指出,“(安华变天的)其中一项潜在的障碍,就是纳吉能够说服所有国会议员留在国阵,并保证他们的权位不变”。

“我认为安华拥有足够议员组成新政府,但是在策略与操作,以及其中的技术问题,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而且,这名61岁的资深政治领袖面对第二次的肛交指控,目前仍在法庭审讯。

分析员认为,这波政治动荡仍会拖延数周甚至数月,为已经面对不确定因素的经济、投资与股市埋下隐忧。今早大马股市已经跌破1000点的支撑水平,创下两年来的新低。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89962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陳慧嬌‧議員,走寶了!

2008-09-12 20:15
49名國陣後座議員到台灣進行農業考察,行程慘遭台灣媒體緊盯,從旅行社人員到議員,臉色都非常難看!

到底,台灣媒體人對議員到訪有甚麼感覺?

●TVBS記者:很像來要錢──真糟糕,怎會給人如此貪婪的錯覺?都是台灣金援外交惹的禍!還好,議員住進了五星級酒店,證明他們是有“錢”而來的。

●Nownews媒體主管:名義上是考察,背面是學習如何選舉,要不然幹嘛來台灣?台灣農業改革是不錯,但是農改過程產生的農會等等,都是選舉的工具之一,也就是“綁樁”──一語驚醒夢中人,不愧是縱橫台灣媒體界的資深前輩。

●明報週刊記者:基本上,我覺得好像不關我們的事,就是國外議員來台灣考察農業,順便吃大餐與觀光──說得也是,台灣美景美食琳瑯滿目,怎能錯過呢?

●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台記者:農業考察只是表面說法,不知道實際行程如何安排;如果是實地農業考察,台灣媒體必然有所專注;目前為止,沒看到任何考察訊息;為甚麼要搞神秘?──如果不搞神秘,豈能吸引媒體追追追?

●中國時報記者:執政黨怕安華造反,把執政黨議員送到國外,形同軟禁──這個想法缺乏創意,大家早都猜過,全遭嚴詞否認了。

除了上述想法,還有一批新聞工作者直言“沒有留意相關新聞,因為最近新聞版面給颱風、陳水扁及馬英九佔去了。”

沒錯,台灣已經發佈強烈颱風辛樂克的陸上颱風警報,估計全台都下起豪雨或豪大雨(就是比大雨雨量還大很多的雨);強颱辛樂克將在中秋節當天,侵襲台灣。還在台的尊貴議員,可得小心啊!秋天的颱風,可是來者不善。

你們在學會如何撇掉媒體緊跟之後,也得學幾招防颱方法。由於不清楚你們搭哪天的班機回國,所以只能建議:多留意中央氣象局發佈的颱風警報;台灣的天肯定變得比不確定的916來得劇烈。

比起台灣媒體人,在台工作的馬國人對議員到台考察一事,言詞就沒有那麼激烈:

●新竹科學園區工程師:國會議員集體出國訪問蠻正常的,但如果行程安排得很倉促的話就有問題了──難道連局外人也看出事有蹊蹺?

●台北文員:選在這非常時期出國,應該有甚麼特別行程吧──你問我,我到哪兒給你找答案?

至於還在台求學的大馬人,則希望能跟49名議員進行對話,動機是“請他們在‘台灣文憑’議題上表達立場”。不過至截稿為止,沒有進一步消息顯示,學生已成功和議員們對上話。

這也難怪嘛!議員赴台考察農業的行程,每天從天才微亮的清晨5時,一直進行到晚間10時,累都累死了;他們都說沒時間和安華談了,怎還會有時間跟學生談?要談,還是等議員回國再說吧!

不過,議員們得加緊速度商談承認台灣文憑的事,不然你們曾到訪的屏東科技大學5位大馬生,畢業後回國,如何向江東父老交代?

議員如果真想考察台灣農業,就不能不拜訪台灣大學的農業經濟系與農業化學系;到了宜蘭,就不能不順道去花蓮看看,面向太平洋、背對中央山脈的稻米田;到了高雄,沒順道去台南的玉井鄉,看看紅皮黃肉、令人垂涎三尺的愛文芒果田,都算是走寶。

再來,到了高雄,沒有瞭解愛河的整治過程;到了台北,沒有探尋如何才能締造深厚的文化底蘊;到了台中,沒有瞭解打擊黑道的妙招;到了故宮,沒有學習如何策劃國寶展覽;到了夜市,沒有學習如何把Pasar Malam打造成國際級旅遊觀光區……單憑目前已公開的行程,我給這趟農業考察團的評語是:不夠緊實。

都怪旅行社不好,把行程保密到家。如果早些公開,加上公眾所給的建議,此行要滿載而歸?我就敢打包票:絕對沒問題!
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陳慧嬌‧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2008.09.12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Loan-Loss Coverage Ratio



i = Pretax income (before security transactions)
p =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c = Net charge-offs

Banks use the loan-loss coverage ratio to define the quality of its assets and how well it protects itself from losses caused by problematic loans. The higher this ratio is, the better the bank is handling itself in regards to loans.

Pretax income is the income a party receives before Federal and Income taxes and fees for security gains and losses have been deducted.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is an amount that is paid to the bank to reserve the loan in the event that the loan is lost.

A charge-off is established when a loan has been considered uncollectible. The bank writes off a loan as a charge-off when it doesn't believe the customer will pay the loan off. In this equation, the net charge-offs is the total amount of money lent through loans that the bank doesn't expect to get back.

To use this calculator, enter the amount for pretax income,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and net charge-offs in the respective boxes. To get the loan-loss coverage ratio, press "Calculate."

Works Cited
Siegel, Joel G., Jae K. Shim, and Stephen W. Hartman. Business Formulas. New
York: McGraw-Hill, 1998.


to localise (eg: malaysian finance sector) , simplified method is enough for use
Loan-Loss Coverage Ratio = allowance / gross npl



2008年9月7日星期日

Oil & Gas (Overweight)

A Warning for Vessel Operators
We are concerned that many local vessel operators are aggressively expandingtheir fleet although the selling prices of vessels are at record highs. To avoid adilution, these operators have turned to debt financing, which will stretch theirbalance sheets. Some have resorted to off-balance sheet financing, which wethink has raised the inherent risk disproportionately higher.

Oil&Gas_A Warning Sign_20080818.pdf

• Off-balance sheet funding is actually debt-like financing. Although therepayment obligation is not reflected in a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 itnonetheless presents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contingent damage in the event ofan industry downturn.• It may be too early for such developments to be cause for concern as marketplayers are currently enjoying high demand and strong charter rates but theconsequent rise in net gearing of some companies has made us uncomfortable,especially given the recent correction in crude oil price. Should oil price fall toUS$70-80/bbl, we see a halt in deepwater developments over the immediateterm. A potential slowdown in E&P activities may curb demand for offshoresupport vessels, particularly since supplies will be lumpy beyond 2010.• We are adjusting our valuation for vessel operators using a lower multiple of13x 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t change in risk-reward profile. Our revised fairvalue for Petra Perdana is RM5.04 and Alam Maritim RM2.22, while TgOff ismaintained at RM3.08. Given the upside, we are maintaining our Buy calls onthese 3 stocks.

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

Borneo leaders move to dispel BN exodus

Commentary

Is Barisan Nasional taking Datuk Seri Anwar Ibrahim’s boast of the imminent crossover of 30 BN MPs seriously?

Datuk Shafie Apdal gave an emphatic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today when he cobbled together a gathering of 20 MPs from East Malaysia to state their undivided loyalty to the ruling coalition.

More is to follow. He promised that all the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from Sabah and Sarawak will sign a pledge of loyalty to BN and deliver it to Prime Minister Datuk Seri Abdullah Ahmad Badawi tomorrow.
"We are not commodities to be bought and sold. We have our honour...

"Don't listen to Anwar's lies," he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the Parliament lobby today.

Brave talk indeed but here is the reality: Shafie and other senior BN officials have been working overtime since Anwar won the Permatang Pauh by-election on Tuesday to head off any crossover of East Malaysian MPs.

Why? Because the stunning victory by the Opposition icon has sowed more seeds of doubts in the minds of some MPs on the ability of the Barisan Nasional leadership to hold the coalition together or chart a plan to regain the support of Malaysians.

Why? Because Anwar has repeatedly reached out to East Malaysian MPs with a buffet of offers, ranging from senior positions in the Cabinet to more political autonomy.

And these meetings have been going on even after the threat of the crossover seemed to have dissipated in June after Abdullah visited both states and offered them more federal funds.

Since Tuesday night, Shafie and several other senior BN officials have been doing a roll call of sorts – meeting Sabah and Sarawak MPs, getting a gauge of their restlessness, assuring them that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MPs have no inclination to move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y don’t trust Anwar; they don’t believe the Pakatan Rakyat alliance is durable; they are believers in the Barisan Nasional power-sharing concept.

But a clutch of them fall into the high-risk group. They are upset that promises of contracts and projects for their constituencies or for supporters have not materialised since Election 2008.

They believe that East Malaysian states may obtain more autonomy under a Pakatan Rakyat federal government. They are tempted by Anwar’s offer of senior Cabinet positions.

Some MPs in this group or even all of them may sign the pledge of loyalty to BN tomorrow but it will not guarantee their allegiance beyond this month.

For them, the option of crossing over will remain alive as long as BN’s hold on power seems tenuous.

malaysia insider.

2008年8月26日星期二

虎父無犬子

大家好,我就是當下你們老二的公子Ashman Najib


和父親一樣,我交游廣闊,認識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













父親說,交朋友很重要,朋友多,在關鍵時刻他們會幫我們。
就如現在有人要抹黑他時,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挺他。
我要多多向父親學習。
希望大家也多多向我們父子倆學習。


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322679&extra=page%3D1

2008年8月16日星期六

别用adver

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987241&extra=&page=43

看到一些钱拿不回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