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新紀元風波‧歐陽捍華:獻地開荒‧豐隆合約不利新院




豐隆捐給新院的雪邦校地類似沼澤地,目前處於未開發的“蠻荒”狀態。(圖:光明日報)
豐隆集團在雪邦開發屋業後,獻地給新紀元,希望新院的建設能帶旺當地屋業發展。(圖:光明日報)
歐揚捍華:新院風波的演變已漸漸傾向非理性,它所引發的負面影響遠超過正面影響。(圖:光明日報)


2008-10-23 20:22
(吉隆坡)針對雪邦校地是引致新紀元學院風波的其中一項導火線的說法,新紀元學院前校友會主席兼雪州行政議員歐陽捍華說,豐隆集團捐贈雪邦校地給新紀元的目的在於讓新院到當地開荒,以便帶旺豐隆在當地發展的屋業計劃,由於豐隆所擬定的合約內容不利新院,因此,董教總至今仍未正式簽約,雙方尚在洽談中。

“合約內容顯示,位於雪邦太子城的校地發展計劃共分為5個階段,而發展商規定院方必須在15年內,即在2023年5月18日或之前完成建校工程。有關合約也註明,新院在建設雪邦校園的15年期間,不能以經營或聯營的方式在其他地方開設教育性質的機構。”

換句話說,一旦董教總簽下這份合約,目前位於加影的新紀元校區就必須被關閉。

“由於董教總通常都是通過向華社籌款的方式來籌措建校經費,因此,董事部擔心無法在短短15年內籌足資金來建設雪邦校地,與此同時,董教總也認為合約禁止院方在其他地方開設教育機構的條款也不太合理。”

沒信心籌建校費

他補充,從商業角度來看,豐隆所擬定的合約有利於己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它必須考慮到新紀元屬非營利機構的現實條件。

“若合約規定新院必須在15年內完成雪邦校園建設工作,那表示董教總必須在15年內籌足龐大的建校費用,試問,向來靠民間捐款運作的董教總又如何能保證在15年內籌獲巨額的建校費用呢?”

他披露,董教總已因此發函要求豐隆集團檢討合約內容,但至今仍無下文。

“其實,豐隆集團是於前董總主席郭全強在任期間提出獻地計劃,不過,郭全強當時只和豐隆簽署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今年6月,現任董總主席葉新田原本打算跟豐隆正式簽約,但因董教總董事部發現有關合約有問題而未簽約。”

董教總仍未簽約

詢及董教總在合約內容不利新院發展的情況下,仍繼續與豐隆洽談合作計劃的原因時,他說,由於雪州已沒有可供開拓為學院的龐大空地,因此,董教總當然希望取得豐隆集團所捐獻的地段。

“不過,當豐隆集團在合約所列的條款明顯是要新院扮演開荒角色後,董教總就基於有關條款不合理而未與豐隆簽約。不過,董教總至今仍認為雙方還有商量餘地。”

據他所知,董總一直都希望新紀元像傳統大學般擁有寬闊的校園。“我的立場是,如果有機構願意無條件獻地,新紀元但受無妨,因為新紀元可等至籌獲足夠資金後才發展有關校地。”

他說,如果豐隆集團能取消合約中不利新紀元發展的條款,甚至無條件獻地,那麼,新紀元當然可安然接受有關獻地。

大學模式方向不明確
華語媒介語不夠鮮明

新紀元學院校友會前主席歐陽捍華認為,以華語作為教學媒介語屬新紀元學院的特色,但有關特色仍不夠鮮明。

“華社的目標就是成立一所以華語作為教學媒介語的高等學府,而這正是新院肩負的使命。”

“其實,新紀元及董教總本身也不太清楚要辦何種模式的大學,新院未來的方式該怎麼走?”

“董教總及新紀元到底要辦一所怎樣的大學是很重要的課題,他們要辦中國台灣式的大學,還是馬來西亞華人大學?若方向不明確,就難以辦出一所出色的大專院校。我個人希望新紀元能走出馬來西亞華人及社會的特色,但卻符合大馬國情,且能同時兼顧華教特色及職場需求。”

他舉例,所謂的華教特色及職場需求指的是一些課程,如華文、歷史能以華文教導,若是實用性課程,如商科,則應基於我國的商業來往通常是以英文為主,而在該科系強調英文的運用。此外,英國文學科系也應以英語作為教學媒介語。

“不過,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新紀元必須設有中文系。”

升格須符高教部規定
學術水平應先提升

針對新紀元學院應否為了爭取高教部的認證而放棄本身的特色的問題,新院校友會前主席歐陽捍華說,新院在向高教部申請升格為大學時,當然必須符合高教部的規定,不過,當局過去在處理新院申請升格為大學及課程認證事宜時確實存有政治性考量,而政治因素不應被作為考量條件。

“新院想要升格大學應是長遠的目標,所以,新院應先設法在學術性方面達到標準,然後才設法處理政治因素。”

他強調,大學的功能在於傳授知識、製造知識及應用知識,因此,新院應據此重塑該院的功能。

“不過,新紀元的成立牽涉到華教的歷史背景。新院當年是在華教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況下誕生的,如果有一天華教不再受到壓迫,那麼,新紀元被視為華文大學的部份將失去意義。”

此外,針對一些人主張屬民辦學院的新紀元應選擇在體制外運作而非申請升格大學的說法,他並不苟同,“因為國有國法,若法律不合理,我們就爭取,而非逃避。”

董事部理財‧校方管學術
雙造職權應劃分

畢業於新紀元學院的歐陽捍華主張,董教總董事部與新院院方的權力和職責應清楚劃分。“董事部應負責財務部分,而院方則負責學術及管理學院。”

詢及院長招聘工作應否交由董事部處理的問題時,他說,按照現有規章,學院聘請院長確需由董事部通過,因此,在規章未被修改之前,院方應照章行事。

不過,詢及董事部應否續聘現任院長柯嘉遜的問題時,他卻不願置評。

柯葉雙方各有對錯

此外,在新院初創時期入校就讀的他,對涉及新院風波內的兩位主角,即董總主席葉新田及新院院長柯嘉遜皆十分熟悉。

他說,柯葉兩人的矛盾始於董總前主席郭全強時代,在加上各種恩怨及人事糾紛等因素後,使得新院風波更形複雜。

他認為,在新院風波上,柯葉雙方各有對錯,不過,他們不應繼續擴大有關風波。

“新院風波的演變已漸漸傾向非理性,它所引發的負面影響遠超過正面影響,如不制止,將會導致新院未來招生困難。”
光明日報‧2008.10.23

没有评论: